近几年,科技自主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位置。越来越多的科研工作者拿着手中的技术,投入到科技创业的大潮中去。姚颂、汤晓鸥、陈云霁、陈天石、胡伟武等等一大批科学家创业的故事,如同远方的瑶光,召唤着一批又一批的科研人员投身商海。期间,有情怀和使命的召唤,更有商业资本的推波助澜。天量资金的投入,让实验室的成果如春笋般进入市场,一些踏对节奏的项目拔地而起,迅速成为了摩天大厦。这是个人的努力,也是时代的馈赠。最近我和一些高校和研究所出来创业的科研工作者交流挺多。有意思的是,有些共同的特质隐隐在后,左右了他们路途的方向。我结合自己的体会,班门弄斧写成建议,也欢迎大家讨论。
科研工作者的成长路径一般都比较简单:从项目一线一步步成长。一般在从事5-8年左右开始分化,一些仍潜心学术技术,一些开始转向科研管理。每个人在长期工作一段时间后,都有自己的一套思维逻辑和处事方法,而且是经多个项目验证有效的,因此会固化成一定的思维方式。
对于一位科研老鸟来说,如果需求明确,除了关键技术的攻关,按照既定方法干就对了。但创业面对的市场,里面充斥着三教九流的人、瞬息万变的情势、贪嗔痴的欲望,远比写本子、拿经费、出成果要复杂多(学术、科研圈这种事也挺多,但比真正的商业市场还是要单纯)。对一个既定目标的把控变量非常多,各种非技术、经验性的幺蛾子层出不穷。这其实就要求科研人员要跳出自己,承认自己的不足和短板,甘心成为商业领域的freshman。
1.1 接纳新事物,不断学习科研人员都有自己的专业领域,在里面深耕多年,能出来创业的多半都有两把刷子,更有少部分是大拿。如同现在倡导的不同学科交叉一样,每个人都需要持续学习新的知识、接纳新事物,能够碰撞出新的idea,也能够拓展对事物的认知,能够使人保持一定的敏感度。
但是创业最重要解决的是市场、产品、人和钱的问题,绝大多数问题对于科研人员来说都是陌生、甚至危险的。商业的、金融的、财务的、人力的、质量的甚至心理的相关知识都需要学习,不求精通,但求了解。剩下的,就要交给专业的人去做。
1.2 接纳新的人,相信专业的人拓宽了知识的边界,了解到一家公司最需要的专业能力,就需要找到拥有这些能力的人。雷军在创立小米时、张文在创立壁仞时,无不是拿着长长的专业人士名单,一个个去谈。他们虽不是科研人员,但思路和方法的确值得学习。科研人员创业,往往是科研团队几个人出来,一个总经理、两个副总、三个产品总监这样的配置。
而对于引进比自己更牛的人这件事,往往是推后的。对于公司最重要的人力和财务专业人员更是容易被忽视的。小的创业团队中前者往往由创始人兼任、后者往往是代账会计来做账。其实,人力的专业度代表后续组织的价值是否趋同,财务的专业度代表公司是否规范和健康,这恰恰是一个企业的基因和根基,需要前置安排。
从安身立命的专业技术领域看,随着企业的发展,不可避免的需要引入更加专业的专家、工程师。对于有一定建树的科研人员来讲,更需要承认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1.3 充分放权,及时兑现人有了,如何带好队伍。核心在于“放权”和“兑现”。相信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充分放权。但也要对结果进行“积分”,用“信用卡”理论来评估一个人。另外一方面,需要对人才的承诺进行“兑现”,薪资的、股票的、福利的、职位的。最核心的应该是让团队相信公司在发展的正轨上,大趋势是上升的。切忌不断画饼,不断望梅止渴,透支信用。
1.4 允许中间地带,防止非黑即白。个别科研人员除了在专业上自信外,会对社会运行规则也格外自信,甚至有些“轴”。“轴”体现在对左右结果的操作认为只有黑白,没有中间地带。对条款的解读和人性的揣摩觉得是多此一举,对一些商业行为、营销不屑一顾甚至鄙夷。但其实,既然创业,在合法范围内实现商业成功才是终极目标。按照张颖的话说,就是要“允许灰度存在”。
科技创业需要硬实力,对于初期商业人脉不广的创业者来说,硬实力很大程度上就是产品力。产品其实和科研项目还有挺大差别,或者说后者只是前者的一个子集。另外一方面,如何从商业的角度定义、评价产品、运营宣传产品其实同等重要,而这点,是很多院所出身的创业者缺失的。
2.1 最优的产品,不要过分重视指标长期以来科研工作都是以项目形式来做的,目的就是结题验收,至于可靠性、应用场景、成本不太关心。为了证明达到一定的水平,更需要发表文章、做评审。
发文章的关键在于某一两项指标突出,因此很多折中都会被放弃;而评审更像是混圈子,真正达到“国际领先”、“填补国内空白”、“国内一流”与否更取决于论文的层次以及和专家的熟悉程度。但这些并不能代表最优的产品。
真正优秀的产品在上篇文章中也说了,从产品角度来说,不一定是高超的指标、极低的价格,要最终赢得用户需要好的产品定义,做出来的东西易用、好用、耐用,当然如果指标上有略微的优势,进入市场的时点恰到好处,那就再好不过了。另一方面,对于硬科技产品来说,商业模式的重要性要排到后面。从协议角度讲,商业模式属于应用层以上,产品则对应的是物理层,是构建商业大厦的砖头。夯实基础,才是安身立命的根本。
2.2 紧盯市场规模,适度宣传真正好的赛道,是要看市场规模的。创业是商业行为,情怀和指标优越性并不能养活公司。一个好的技术,即便有应用场景,也不代表有很大的市场规模。
我曾看到过明星团队,一流的技术,甚至一线资本加持,但苦于找不到落地的大规模场景,最后老老实实去做红外+图像识别,BOB·体育综合APP下载最后借着疫情在测温领域勉强活了下来。目前看,一个赛道,实打实几亿、十几亿的市场规模是不够的,给自己和资本的想象空间都不够。
现在资本涌入硬科技后,很多科研工作者要么过分低调,要么异常浮躁。以前是重大里程碑的宣传,现在是个节点都要宣传一波,以便吸引下一轮融资。本来就文人相轻,现在经常在私下嘀咕“就干了这破事还要宣传,啧啧啧”。但实际上,宣传是必须的,但需要尊重研发的规律,同时尽量不要打脸,否则是在消耗品牌和信誉。
公司老大的三件事,定战略、找人、找钱。但出于科研人员的学者风范和前述的“轴”,对与“钱”有关的事多少有些不屑或者抹不开面子。事实上,如何挣钱很重要,如何花钱和分钱同样重要。
如今的优秀资本,已经不是纯粹的财务投资,更像产业生态的构建者,从资本、人脉、产业上下游都有丰厚的资源。这些都不是象牙塔里的人能够比的。许多公司初期的产品导入,实际上都是投资方介绍的。毕竟都是一家投出来的,也算半个兄弟,有人疏通,帮扶一把也不是很难。
当然,也有头部企业已经好几轮了,里面的资本背景五花八门,反倒需要纯财务投资或者资深一点的中立资本来做下平衡。有了资金,如何分配股权同样重要。以前创业最常遇到的是几个创始人平分股权,甚至还有口头协议的,后面闹得不可开交。“亲兄弟、明算账”是对的,毕竟“平分股权死得早”呐。任何时候,公司一定要有绝对话事人,至少投票权占比大于三分之二比较合理。都不说“门口的野蛮人”了,最起码防止因为几个大股东意见不一致去拉拢一些小股东的情况。
另外股权激励要逐步推进,不要为了一时之需一次到位,这样往往起不到激励效果。当然,也要按照协议逐步兑现。一个人的打仗能力是需要时间去验证的。而激励其实就是在面对未来。钱投进来,存着买理财显然不合适,而且还有人催着你花。
在早期,要花钱的地方非常多,但优先级大致如下:专业核心的人核心产品的开发市场推广和宣传运营。有些企业在资本要求下喜欢上来做规模,大团队、多产品线、多场景,我反正不太喜欢这种风格,因为没过磨合期,没有核心产品。不是没有成功的先例,但还是比较少。
以上便是我聊天的一些感悟,比较潦草。这两年是硬科技创业的黄金期,从国家到地方政府支持,又有众多科研人员下海创业,可谓“天时、地利、人和”。可具体到创业这件小事,远不止这里罗列的大框框,真正其中的苦与乐,都藏在产品的成败、团队的聚散、账上现金的多寡、用户的褒贬、供应链的顺逆、投资者关系的好坏甚至办公场地的大小之中。但不管如何,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放弃了稳定的过往。“虽千万人吾往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