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7月3日电 (王南)由国际关系学院主办,《国际安全研究》(杂志)承办,国际关系学院对外交流合作处/国际关系学院党委宣传部协办的“国际关系研究百年回顾与展望”国际学术研讨会2日在京举行。为期两天的研讨会相关议题为:全球国际关系研究的主流理论及其进展、全球国际关系研究的非主流理论及其进展、全球国际安全研究及其进展、全球国际关系研究的发展趋势、中国国际关系研究/评估与展望。半岛·BOB官方网站研讨会理论对话题目为国际关系与国际安全研究的进展与展望、中国国际关系研究的本土化及其路径。
国际关系学院党委书记韦春江致词说,2019年是在历史上值得浓墨重书的一年。今年十月,我们将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华诞,今年也是国际关系学院建校70周年。从学科发展角度来看,自1919年英国威尔士大学设立全球第一个国际关系教席以来,国际关系学在今年迎来了学科的百年诞辰。作为一门与现实结合紧密的社会科学,国际关系学关注重大的国际历史事件和当下的国际关系现实,例如战争与和平、安全与发展、国际社会与世界体系、国际政治经济关系、中国与世界关系等诸多方面。同时,在这100年的学科发展历程中,国际关系学产生了诸多精彩纷呈的理论流派,这些理论流派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国际关系的历史与现实,对于我们更加深刻地思考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命运,具有很强的学术指导意义。
韦春江指出,近段时间来,中国领导人在各种场合多次提出,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其重要特征是,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随着新兴国家实力在国际关系体系中所占份额的不断提高,传统的发达国家则面临经济衰退、逆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难民危机、民粹主义、排外主义等诸多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国际秩序正处于一个深刻的转型变化期。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大国在国际事务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样的局面,也是21世纪人类社会出现的最为激动人心的变化。在这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面对当前存在的各种治理赤字、安全赤字、发展赤字问题,重塑国际秩序、完善全球治理机制非常重要。中国在推动国际秩序朝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在政治上,中国提出构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寻求人类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的新内涵。在安全上,中国领导人提出并大力倡导“总体国家安全观”,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对内求发展、求变革、求稳定、建设平安中国,对外求和平、求合作、求共赢、建设和谐世界。在经济上,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并身体力行,通过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在文化上,中国通过举办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以及一系列的国家间和地区文化活动,致力深化文明交流互鉴,致力共话各国的合作共赢大计,致力夯实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中国在各个层面的外交实践,为国际关系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很多有益的案例样本。
韦春江表示,中国始终倡导多边主义原则,始终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坚持扩大对外开放水平和推进自由贸易,始终以真诚的态度管控与其他国家的分歧,始终以负责任大国的姿态加强与其他大国在全球安全治理中的合作力度,预防大国冲突,维护世界和平。特别是,中国和政府提出的新理念和新倡议,尤其是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时代特征,顺应世界发展潮流,深入思考和系统回答“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时代之问,形成了习外交思想,回应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切,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提出了中国方案,也为国际关系学科在新的历史时期的理论创新提供了重要依据。
在研讨会主旨演讲阶段,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伦敦经济学院荣休教授、国际关系学院荣誉教授巴里·布赞发表了题为《全球国际关系学的形成:百年起源与演变》的演讲。外交学院院长、教授秦亚青发表了题为《中国国际关系理论:发展、贡献和问题》的演讲。印度尼赫鲁大学第一副校长、教授钦塔玛尼·马哈帕查发表了题为《国际关系研究在 21 世纪面临的挑战》的演讲。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雅特聘教授王逸舟发表了题为《中国国际关系理论创新的一点浅见》。日本京都大学法学院国际政治系教授中西宽发表了题为《回顾 20 世纪的国际关系理论——以日本国际关系研究文献为样本》的演讲。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王正毅主持了主旨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