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400-533-8546
网站导航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BOB半岛·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 新闻中心

跨学科研究和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求

时间:2024-09-03 21:24:15 点击次数:

  开展跨学科研究不仅符合知识生产的内在逻辑,也是新时代科学和技术发展的重要特征。20世纪中后期以来,知识生产模式呈现出目的市场化、主体多元化、生产场域的社会化等特征。作为知识生产的载体,学科之间的边界日渐模糊,学科发展呈现出不断交叉、融合、渗透的趋势,学科体系从高度精细化向综合化和整体化发展。随着第四次科技革命的发展演进,人类面临的科学挑战日趋艰深和复杂,问题涉及面和复杂度都超过了某个单一学科所能处理的范围,单一学科视角越发显露出天然的局限性。世界各国都在抢先布局人工智能与大数据、量子科技、生物医学、新材料与新能源等新兴前沿领域,力争取得新突破,跨学科研究已经成为当前重要的研究范式。诺贝尔奖官网统计资料显示,“19012016年间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跨学科研究成果获奖数共计210项,而具有不同学科背景的合作奖人数占比也从1901年的35%增长至2016年的87.6%”。航天探索、基因测序、病毒研究等为人类历史作出重要贡献的科研突破,充分说明跨学科研究在解决科技社会重大问题方面的优势和重要性。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快速发展背景下,开展跨学科研究已经成为全球高等教育领域的普遍共识,世界一流高校通过设立跨学科研究基金、组建跨学科研究平台等方式推动跨学科研究。我国“双一流”建设对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提出了明确要求,教育部在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指出,高校应立足学校办学定位和学科发展规律,打破传统学科之间的壁垒,以“双一流”建设学科为核心,以优势特色学科为主体,以相关学科为支撑,整合相关传统学科资源,促进基础学科、应用学科交叉融合,在前沿和交叉学科领域培植新的学科生长点。为积极应对科研范式变革和人才培养需求,2020年8月教育部提出将设立交叉学科门类,成为我国第14个学科门类;2020年11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时隔11年再次成立新的科学部交叉科学部,显示了国家政策层面对于跨学科研究和教育的重视。

  大学的学科建设既要考虑现有基础和优势,更应着眼未来学科前沿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布局和发展新领域和新方向,即便是传统优势学科,也需认真分析研判其未来发展前沿与方向。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的学科和学术发展,既要服务支撑当下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更要引领未来行业和新产业的发展。而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不仅需要大学层面的战略规划与布局,更需要基层学术组织主动变革,不断创新组织结构和功能,以稳定支持大学开展更为基础长远和专业艰深的研究和教育,灵活适应多学科和跨学科融合研究和教育的趋势和迫切需求。面对新形势发展需求,加强跨学科学术组织建设和创新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课题,加快推进跨学科学术组织机构建设对于学校完善学术治理体系和治理结构,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世纪以来,大学逐渐形成以学科为基础的院系组织治理结构,在今天国内外许多大学里,院系结构仍然占据主导地位,这种结构对于系统地传授和传播学科知识有其优势,但在应对科学研究高度交叉融合发展的趋势,促进多学科交叉研究和教育等方面则存在明显不足。近20年来,国内外很多研究型大学为此进行了许多积极有益的探索,比较普遍的做法是在大学的传统院系之外,新成立一些跨学科的研究中心、研究院所或者研究集群,这些跨学科学术组织既有实体也有虚体,教授聘用和学生(更多是研究生)培养机制较为灵活多样,在促进跨学科研究和教育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这一机制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解决好与传统院系的交叉融合和协调发展,从而充分激发大学的活力。

  传统的学术组织结构,以传统的学科划分为基础,以专业教育为中心,学科界限分明,主要为方便培养专业人才尤其研究生而设立。在成员组织架构方面,研究型大学的院系等传统学术组织,成员相对固定,是一种以永久成员PI(固定成员)为核心的组织,流动性成员以博士后和研究生为主,即便有Co-PI(合作研究员)也是永久成员组内的非独立成员。这种组织最大的特点是稳定性强,有利于长线学科特别是基础学科的发展,并且有利于保持某一学科领域的高学术水平和标准。此外,院系相对固定的长聘教职,一直是吸引优秀学术人才的岗位。年轻学者对于工作岗位稳定性的心理期望,在国内表现尤其明显。因此,妥善解决好“事业编制”问题,至今仍是我国大学学科与队伍建设不得不面对的体制性问题。

  而跨学科学术组织,常以方向和问题为导向,以跨学科研究和(或)教育为目标,有少数新机构未来有可能发展成为一个院系,有些则需要周期性调整研究领域和方向,有些则在完成阶段性任务后终止。国内外许多大学基本上通过“做加法”来新建这类学术组织,但是如何有序稳妥终结,还鲜有可借鉴的案例。这类组织的成员聘用采用多种模式,比较常见的有联合聘任、共同资助聘任和集群聘任等,大多采用“永久成员+流动成员+专聘研究人员”模式,比较好地兼顾到本科生项目和研究生培养项目。也有少数未设永久成员,采用“正式研究员+访问研究员+专聘研究员”模式,阶段性地聚焦于某些选定的新的研究领域和方向的开拓性研究,同时培养研究生并为本科生开设一些跨学科课程。

  相较于传统的院系学术组织,跨学科学术组织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有利于大学发展新的领域和方向,促进跨学科研究和教育,也有利于吸引和募集社会资金设立讲席岗位和访问岗位,因而受到研究型大学的普遍重视。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快速发展背景下,跨学科研究是取得重大科学发现和产生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的重要方式,也是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重大科学问题,现有的学科组织模式、学术评价制度、资源分配模式等难以适应和承载跨学科研究的发展需求。成立跨学科学术机构是推进跨学科研究和教育的有效途径,可以融合汇聚校内外相关学科优势资源,开展具有开创性和前瞻性的研究,激发创新活力,产生一批国际一流成果。

  第一,多元融合:加强跨学科研究和教育的顶层设计。教育部在学科目录中新增交叉学科门类为第14个学科门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成立交叉科学部,显示了国家跨学科研究和教育的战略提升及建设紧迫性。大学从事跨学科研究和教育往往跨越了传统单一院系,多采用新建组织机构的方式进行,在校级层面要成立相应的管理机构。比如学科建设委员会下设交叉学科分委员会,具体负责交叉学科建设的统筹谋划与指导;学位评定委员会下设交叉学科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具体负责交叉学科人才培养学位授予;科技指导委员会下设交叉研究分委员会,对全校跨学科交叉研究工作提出战略规划,负责完善促进跨学科研究的关键制度和支撑体系等;教学指导委员会推动交叉学科专业的建设和复合型人才培养等。委员会挂靠具体业务部门,负责交叉学科或交叉学科研究机构设置、交叉学科人才培养项目、交叉学科研究项目等的管理和运行。同时,为了统筹开展好交叉学科建设相关工作,学校层面应出台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第二,有机衔接:兼顾现有学科基础和学科新生长点。开展跨学科研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也是学科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自然产物,难以通过相关学科专业的机械组合完成。国内外高校构建跨学科组织大多以现有的高水平学科为基础,统计显示国内高校设置的142个交叉学科均有学科评估排名前30%的一级学科作为支撑。由于学科的演替与更新,跨学科研究同时应着眼于未来,在根植优势特色的同时有重点地引进国际杰出学者,开展前沿性、引领性研究,着力培育面向未来的学科生长点和创新源,积极应对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需要以及经济发展的趋势。跨学科学术机构无论是内嵌于传统院系中或建设独立建制的外延式机构,都需要避免“铺摊子”,应结合学科发展阶段和优势特色选择发展载体。

  第三,样态创新:多模式循序渐进推进跨学科机构的建设。从国内外高校的实践中可看出,跨学科学术机构的组织模式灵活多样,既有小规模的种子基金项目也有辐射全校的独立建制机构,需要与学校“双一流”建设、“十四五”规划结合起来,设定明确的战略目标。半岛·BOB官方网站在早期阶段,可设立跨学科研究种子基金,用于识别具有重大发展前景、资助具有明确跨学科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的项目,促进院系和学科间交叉融合。对于在学院层面已经初具规模、发展势头良好的交叉领域和方向,试点设立实体或虚体等不同层次的跨学科研究机构,突破传统院系“校院系”的纵向点线科研组织范式,构建扁平化“矩阵式”合作网络。对于拟发展的国际上新的前沿交叉领域和方向,可结合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和设立前沿科学中心进行建设,组建跨学科科研团队,积极申报和承接交叉学科重大项目,开展学科交叉研究,产出重大原创性成果。

  第四,制度保障:建立健全跨学科学术组织制度体系。跨学科学术机构的顺利运行和可持续发展需要与之匹配的制度体系作为保障,需要在人员聘任模式、学术成果评价、资源配置机制等方面进行适应性创新,有效发挥学术组织的主动性,激发组织内成员的内生动力。在教师聘任制度方面,通过PI制吸引国际领军人才,以课题组负责的独立实验室为基本研究和人才培养单元,通过双聘、集群聘任等模式打破僵化的单位制聘任结构,促进教师在院系和跨学科机构间的良性互动。在科研成果评价方面,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要求,制定跨学科学术成果评价制度,构建跨学科合作的学术评价和成果互认机制,激发教师从事跨学科研究的内在动力。在资源配置机制方面,前期做大增量,避免与传统院系竞争,对跨学科机构进行引导性经费支持,后期要发挥跨学科机构的自我造血功能,吸引外部资源投入。此外,要加强学科公共平台建设,推进大型仪器设备的开放共享和共用。

  (作者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校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Copyright © BOB半岛·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BOB半岛·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电话:400-533-8546 邮箱:derfloor.com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