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陈志军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数字化转型下知识耦合如何重构组织边界——基于创业警觉的认知逻辑”和“打破技术封锁:逆机会与资源稀缺双困局下的大企业创业——基于资源拼凑与编排的纾解”在国内管理学期刊《南开管理评论》(在线)发表;研究成果“资源与能力匹配下的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研究”在国内管理学期刊《科学学研究》发表;研究成果“中国企业集团研究的发展与演变”在国内管理学期刊《管理评论》发表。
“数字化转型下知识耦合如何重构组织边界——基于创业警觉的认知逻辑”采用归纳式单案例研究,通过对制造企业多个层次的深入研究,探讨了数字化转型下企业通过知识耦合进行组织边界重构的机制。本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下制造企业运用知识重组、知识整合、知识解耦三种知识耦合过程机制来重构组织边界;而创业警觉是潜在的边界重构认知逻辑。山东大学王琳副研究员是文章的第一作者,陈志军教授是通讯作者,文章合作者还包括山东大学硕士生崔子钰。山东大学是第一作者单位以及通讯作者单位。本研究于《南开管理评论》2024年第1期正式发表。《南开管理评论》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A类期刊,2023年复合影响因子为10.286。
“打破技术封锁:逆机会与资源稀缺双困局下的大企业创业——基于资源拼凑与编排的纾解”研究了海信集团在芯片领域的公司创业,探索大企业在“逆机会”和“资源稀缺”困局下的技术突破动机、路径及实现方式。本研究发现,大企业通过公司创业突破瓶颈的内在机制包括手段与目标导向并存、交互与分阶段演化;困局的动态纾解遵循“手头资源—资源重构—资源结构化—资源捆绑—资源利用转化”的演进机制;关键技术驱动的大企业创业呈现出追赶型—超越型—市场导向型的动态演进过程。山东大学博士生牛璐是文章的第一作者,山东大学刘振副教授是通讯作者,文章合作者包括陈志军教授和山东财经大学徐鹏教授。山东大学是第一作者单位以及通讯作者单位。本研究于《南开管理评论》在线发表。
“资源与能力匹配下的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研究”从资源与能力匹配的视角,探讨中小企业在不同要素禀赋组合下的数字化转型模式。通过对128家中小企业的问卷调查,使用fsQCA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企业资源和动态能力之间存在“多重并发”效应,可通过不同组合实现7种数字化转型模式;(2)将7种模式进一步聚类,提出资源推动型、能力拉动型和并行式三种适用于不同企业特征的数字化转型模式。山东大学博士生牛璐是文章的第一作者,陈志军教授是通讯作者,文章合作者包括山东大学刘振副教授。山东大学是第一作者单位以及通讯作者单位。本研究于《科学学研究》2024年第4期正式发表。《科学学研究》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A类期刊,2023年复合影响因子为6.513。
“中国企业集团研究的发展与演变”通过文献回顾与理论分析,以1985-2022年国内外发表的中国企业集团论文为样本,采用文献计量方法进行统计分析,揭示了企业集团研究的热点和演化进程。在此基础上,通过战略图和扎根编码方法,提出了集团内部市场、企业集团治理、集团创新与国际化发展四个研究方向并进行展望。山东大学博士生孙玮是文章第一作者,陈志军教授是通讯作者,文章合作者还包括青岛大学郑丽副教授、山东大学博士生刘锡禄。山东大学是第一作者单位以及通讯作者单位。本研究于《管理评论》2024年第4期正式发表。《管理评论》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A类期刊,2023年复合影响因子为6.197。
上述研究成果均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集团子公司竞合关系的演化机制及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基于生态系统视角》(基金号:72272088)支持。
陈志军,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担任山东省人民政府政策研究室特邀研究员、山东省管理学会副会长、《中国科技论坛》编委等。担任国家级精品课程《战略管理》主持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等10余项。获宝钢优秀教师、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山东大学优秀教师、和山东大学教书育人楷模等荣誉。撰写著作和教材多部,其中《企业战略管理》《集团公司管理》获2020年度山东省普通高等教育一流教材。在《管理世界》《中国工业经济》《南开管理评论》和《光明日报》等发表论文160余篇,其中有10余篇学术论文被《新华文摘》论点摘编或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是国内集团研究发表论文数量最多的作者之一。相关成果曾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第3位)和山东省优秀社科成果二、三等奖。研究领域包括集团公司管理、战略管理和公司治理。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网络视听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BOB·体育综合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