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由科技部监督司编制的《负责任研究行为规范指引(2023)》(以下简称《指引》)正式发布。
《指引》从研究选题与实施、数据管理、成果署名、同行评议、伦理审查、监督管理等11个方面,对科研人员和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医疗卫生机构、企业等(以下统称“科研单位”),提出了开展负责任研究应普遍遵循的科学道德准则和学术研究规范。
《指引》里面的每个字都非常关键,如何做好实验记录,如何投稿,科研数据保存多久等等都有明确的说明。
在研究选题部分,《指引》指出:研究选题应坚持“四个面向”,突出问题导向,符合科技伦理要求与科技安全规定,避免简单重复或低水平研究,避免脱离实际或盲目追求热点,不得开展法律法规禁止的研究。
■ 采用书面记录的,应选择页码连续、符合保管要求的实验记录本;实验产生的原始数据、图表、照片等,应有序粘贴在实验记录本的相应位置并详细标注。更正记录应由原始记录者进行,不得遮盖原内容,说明更正理由并签字。
■ 采用电子记录的,应该与实验记录关联并确保数据及产生时间等未被人为更改
只有在收到拒稿通知,或超过规定审稿期限,或申请撤回投稿并得到出版单位确认后,才可以转投其他出版单位。
还专门强调了最近大热的AI科研。关于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指引》明确指出:
“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特别是涉及事实和观点等关键内容的,应明确标注并说明其生成过程,确保真实准确和尊重他人知识产权。对其他作者已标注为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一般不应作为原始文献引用,确需引用的应加以说明。
公布突破性研究成果和重大研究进展应经所在科研单位同意。未经科学验证或同行评议的研究成果,科研人员不得向公众传播;不得将已发表的论文或其中的数据、图片等再次发表,不得将多篇已发表论文各取一部分拼凑出“新成果”后发表。
开展学术交流,应发扬学术民主,尊重首创,坚持公开透明。不得利用自身权威、地位或掌控的资源压制他人学术观点。
在对外科技交流与合作中需要提供相关数据的,须按相关要求履行报批程序,严格遵守科技保密和特定研究成果发表的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开展涉及以人为研究参与者、涉及实验动物,以及不直接涉及人或动物,但可能在生命健康、生态环境、公共秩序、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带来伦理风险挑战的科技活动,应按规定进行科技伦理审查。
开展涉及实验动物的科技活动,使用实验动物应符合替代、减少、优化原则,保证实验动物的来源合法合理,饲养、使用、处置等技术操作要求符合动物福利标准。
开展涉及突发重大公共事件等紧急状态的科技活动,应遵守科技伦理应急审查程序及相关要求,不得以紧急情况为由,回避科技伦理审查或降低科技伦理审查标准。
半岛·BOB官方网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打不过才是正常!中国女拳手杨柳不敌疑似“变性人”哈利夫,获66公斤级亚军
巴西空难:飞机约一分钟内骤降5000多米 巴西航空专家:结冰可能是坠机因素之一
Keychron Q14 Max 键盘开售:小键盘左置、Alice 配列,1298 元起
Keep智能运动手表Keep Watch Pilot 1发布,1299元
乒乓球运动员小时候有多可爱?小小莎、小小胖、小许昕、小龙队、小大头,你能认出来吗?
与中坚力量共成长,2024建信信托艺术大奖评委会特别奖获奖艺术家凌海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