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主题采访,我们有幸邀请到了刘铮老师与吕鹏老师进行采访对话,为大家解答学术研究与论文写作中的常见疑惑,旨在能让关注会议的各位同道更有所得,本期为大家带来的是刘铮老师的采访内容。
刘铮,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长聘教轨副教授,在《HTS Teologiese Studies/Theological Studies》《Human Studies》《Religions》《哲學與文化》《自然辩证法研究》《自然辩证法通讯》《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等海内外SSCI、A&HCI、CSSCI、北大中文核心来源期刊等发表论文廿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身联网”技术的哲学问题研究(21CZX019)一项。并参与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A:这事说来话长,不过也可以说得很简单,就是走向学术道路,自己自然而然就走了,没有做什么规划,这大概是生命走向的自然过程吧。我从小就对历史和哲学感兴趣,小时候家里藏书比较多一点,我就喜欢看历史书,后来喜欢读哲学家的传记作品。记得中学的时候读过林和生写的《孤独人格——克尔凯郭尔传》,对我触动很大,克尔凯郭尔的那种偏抑郁型的思想人格我比较喜欢,我能够很好地产生共鸣,我大体也算是这号人吧!那个时候我就朦胧地有种感觉,我以后大体是要从事哲学的,不过究竟怎么从事,那时候还没想过。后来上了大学,专业是中国语言文学,但读的最多的还是哲学书,反而对文学作品缺乏兴趣,感觉太啰嗦,不够凝练;那时候我对哲学文献的敏锐感和哲学问题的把握基本上都是自己泡在图书馆里,看书自己摸索、靠自学,兴趣所在,就是感觉很好玩儿、而且也触动很大。大学本科那时候流行博客,我就自己办个博客,写写东西,平均每个月写两篇小文章,每月写个五六千字不在话下,不为别的,就是记录自己看书的所思所想吧。那个时候什么都读,克尔凯郭尔的、尼采的、叔本华的、萨特的、梅洛-庞蒂的、阿伦特的、福柯的,而且还喜欢读徐贲先生写的很多书,如此等等。正是大学时期的自由读书为我之后从事专业研究提供了较为丰富的视野并打下了较为扎实的基础。后来到北大读了博士,算是真正入了专业化训练之“门”,这个时候自己就很明确以后就是要走职业化的学术道路。总体来看,我走向学术道路基本靠自己的“兴趣”牵引,家里人也包容我自己去“折腾”、自己去“试错”,就自然而然一步步这么走过来了。随着“兴趣”的不断积累,就慢慢变成“职业”了。我有时候想,我这人没啥技能傍身,当年本科的时候去驾校学开车,别人几个月就能拿到证,我足足折腾了两年半才拿到证,那个时候我就发现,我大抵是没办法靠技能谋生的;而且我这人也不喜欢和人打交道,朋友很少,喜欢独处,所以我也没办法靠人脉靠资源过活;我更没有什么从政和经商的想法和能力,唯一比较擅长干的事情就是看看书写写文章,我就知道我这辈子就干这个就行了,能把这个干好就不错了,就因为这点兴趣以及由兴趣的不断累积所形成的使命感,促使我走向了学术的道路,说“职业”可能有点不够到位,因为它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个“饭碗”,姑且称之为学术“志业”吧。
A:信心和自信是在自己不断的摸索中形成的。我有一个一以贯之的理念,那就是不断“拓殖”我自己学术发表的“生存空间”。我从读博一的时候开始写论文投稿,那个时候师门有定期的组会,每学期博士生要报告两次,每次报告的标准就是写出来具有发表水平的学术论文,所以不得不写。写好了,就要拿到组会上挨批,所有人把论文存在的问题说一遍,自己要收集意见并进行修改,然后就自己去投了。2015年刚上博一,秋季学期的时候,自己有篇关于福柯技术哲学思想的论文写好了,大家说了一通问题,我自己改了改就投到《自然辩证法研究》,然后就中了,自信心就是这么建立起来的。后来,我陆续写文章,大家不断给我提意见,我有些听、有些就不听了,我认为差不多达到发表水平就投出去了。我博士期间就是自己投论文,没有关系,导师也不会给你打招呼,就这样,独立发表了6篇C刊,还有几篇是北大核心或一般普刊。
后来,博士毕业后,靠着这个还算亮眼的学术发表成绩,到处找教职,因缘际会来到交大工作,学术发表的任务是以合同的形式呈现出来的,很明确。我想我差不多能够达到,所以就来了。因为博士期间基本上把科技哲学的专业期刊发了个遍,我就觉得再发一遍好像也没什么了,而且整个国内的发表环境也确实越来越“卷”了。后来因为认识了一个哲学系的老外Nicola,他前年有一次在一本SSCI期刊上组稿,邀请我撰写,我就写了一篇自己投过去,两个匿名评审意见都给了“小修后录用”(minor revision),没想到很快就发表online了;我这才发现,英文写作我也能胜任,自此之后,我的自信心又开始瞄准国际学术“市场”了,也是自己投,到目前为止发表了4篇SSCI或AHCI索引论文(其中有一篇以繁体中文形式发表在台湾的《哲学与文化》)。
所以我就是靠自己摸索,慢慢形成了从事科技哲学研究的信心。我认为,我们科技哲学和科技史的从业者是很幸福的,因为专业期刊相对来说较多,而且还相对公正,博士生是可以通过自由投稿的方式投中的,根本不用找关系、打招呼。像《自然辩证法研究》《自然辩证法通讯》《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东北大学学报(社科版)》(里面有科技哲学专栏)、《自然科学史研究》《科学学研究》等都是业界口碑非常好的C刊,再加上《科学与社会》《医学与哲学》《科学文化评论》等等具有业界良好口碑的非C刊,可投稿的余地比较大,如果有学术能力,大可不必担心论文发不出来的问题。我们现在的博士生愁着论文发不出来,主要还是自己的学术能力亟待加强。千万不要“等靠要”,即不要等着坐视时间的流逝,时间是很宝贵的,四年博士生涯如白驹过隙,倏然而已,所以要早做准备,每学期给自己定个小目标,努力去实现;再是不要产生靠别人的思想,导师也好、学校也罢,只不过都是你“借力打力”的“平台”而已,还需要自己发力、自己筹划、自己投稿、自己摸索,通过自己摸索得出来的经验才是最宝贵的,这也是你以后走向职业化学术道路所必须要经历的;还有就是不要只寻找客观理由,主要还是反求诸己,寻找自身不足的主观原因,不要以关系思维看待一切,学术界还是相对来说最公平的地方了,至少比社会职场强太多了。
A:时常有人问我这个问题,我也曾经自我怀疑过。有用性是个相对的概念,要看你的着眼点在哪里。我们讲工科的某项技术研发是很有用的,这是着眼于眼前和可预见的未来来说的,而过段时间,可能就没用了、过时了、被淘汰了(比如现在可能没太有人去研究油车发动机了,大家都去研发新能源电池了,再过段时间又是什么样,谁说得准呢);所以工科的项目往往来钱快、效益高、立竿见影,被认为是有用的。人文学术的研究,未必是着眼于当前具体的物质生产或促动可预见未来的发展趋势的,人文学术更多着眼的是人性根底的东西,是人性和社会底层逻辑的东西,是长时段的、一辈子的研究,是不跟风的、不是说换就换的研究,是通过历史来透视未来的智慧,是要靠情怀和理念去支撑的,是生命和求知的内在需要。由此观之,人文学术难道是“没用”的吗?
而且,探讨一个学科或一个研究方向“有用”或“没用”,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奇怪的发问方式。我们从来不去问,周末找朋友一起去打球、打牌、搓麻、K歌、玩游戏有用没用,从功利的角度上讲,大抵都是没用的,但是我们为什么还乐此不疲这些“没用”而且还可能挺烧钱的活动呢?不为什么啊,个人生命的内在需要而已。如果我们能把我们所从事的人文学术研究当作是生命的内在需要、当作是我们的生活方式的一部分,而不仅仅是一个饭碗、工具、敲门砖,我们才能有内在的原生动力去把我们的研究做好、一步一个台阶,更上一层楼。这就牵扯到人文学术和工科学术的根本差异,人文学术更多地是个人性的志业,不太需要团队作战,不太需要功利性的促动因素,不太需要过多地牵扯到复杂的人际和人事关系,它也就不仅仅是个饭碗和职位,而是生命和生活本身。所以这就需要我们有内在性的促动,如果恰巧我们的职业和我们的志业是合一的,这是最幸福的事。人文学术从业者是有这个条件使我们的职业和志业合一的,这是人文学术从业者的优势,也有可能是其他学科“可望而不可即”的。
A:不愿和没人是有区别的。如果不愿,可能就看不到自己研究的可能缺陷,可能也就无法提高自己的学术能力。如果是没人,那大可不必担忧,人文学术的众多研究方向,很多都是空白,精耕十年,在一个小领域,你一定是专家。当你成为“专家”的时候,找不到人和你交流这很正常,说明你的研究已经很深入了。“曲高和寡”在我这里是个褒义词,人文学术就应该追求这种纯粹“曲高和寡”的境界。但这并不意味着研究者要完全自绝于学术共同体之外,还是要尽可能地寻求“理解”,如果你的小同行太少,就寻求大同行的“理解”,人总归是在“理解”中得到承认的。
Q:如何摆脱陷入“写作只是为了发表”、“发表只是为了毕业”的困局?(虽然现实是这样)
A:我的想法很朴素,人总归需要给世界留下点什么。古人讲立功立德立言,对人文学术从业者来说,立言是可以达到的,就是把自己的思想通过文字的方式保存下来,给世界留下点“痕迹”,就像游客经常在景点上刻字“XXX到此一游”一样,这算是生命“留痕”的内在冲动吧!由此说来,授课和写作都是人文学术从业者“立言”的方式,是生命的内在需求。所以,那些所谓的指标,只不过是一个最低底线而已,不要把最低底线当成是最高标准,做就行了。做好了,自然而然就达到了。
A:这个我没太有发言权。我虽然是科技史的博士,但博士论的是纯哲学的题目,接受的学术训练和学术兴趣也基本上是纯哲学的。就我有限的了解,科技史本身就是个大口袋,似乎什么都能装,什么都能研究。但总体来说,就写作素养而言,无非就是把握概念的能力和领会问题的能力。一些人容易把论文写成流水账或者读书报告,这说明把握概念和领会问题的能力有所欠缺,由于这样的欠缺,使得写出来的文章并不是研究型论文,而更像是文献综述。而要培养把握概念的能力和领会问题的能力,就需要平时在读书时多思考、学会从不同侧面看问题,举一反三,不能别人说什么就一定是什么,而且还能够在既有的研究中找到不足,努力去发现和弥补研究的空白。国内的人文学术研究,事实上存在着大量空白,需要我们去发现。
A:就论文构思而言,所谓写作步骤,大抵是因人而异的。就我个人的习惯,我就很简略地写个大纲,就是写一级标题。然后慢慢填充内容,随着写作的深入,一级标题、二级标题会渐渐成型,也会不断修改。题目在写作过程中有变动这很正常,先写内容,内容在写的过程中主旨就慢慢出来了,可以根据内容主旨的变化再修改题目。
就文章各部分的逻辑关系而言,这是整个文章的逻辑问题,切忌相互之间脱节,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就论文而言,段落间的逻辑关系较为重要。就学位论文而言,各章可以看成是相对独立的论文,可以相对松散一些,但也不能完全无关,各章之间应该有暗合主旨的关联。
A:关于语言,这需要长期的专业训练与积累,语句要朴实、精确、无异议;至少要保证无错别字、无病句、无标点符号问题,这其实是中学的基本功。所谓豪华软装,我认为可能还不是语言的问题,而是要有明确的问题意识,以及整篇文章的逻辑结构与论证。
关于引用,务必要详略得当。一篇文章引用过多、论证过少是不合时宜的。该引用时,如立靶子批判别人的观点,要引用;揭示一些典型的观点与立论,也要引用。引证自己观点的相关依据,当然还是要引用。除此之外,引用要慎重。切忌频繁地大段引用。
关于参考文献的中英文比例这个没有硬性要求,要看具体的研究主题是什么。如果你是做中国古代科技史的,很显然中文文献占的比例很大,反之亦然。文章中的引用规范看具体情况,如果只是用自己的话复述别人的观点,不用引号,但要标注出相应的参考文献;如果是引用别人的原文,一定要用引号,并标注参考文献。
Q:初学者比较适合写作哪种类型的文章?批判型or人物分析型or概念型or争议型
A:批判型和争议型对学术水平的要求较高,需要有明确的问题导向,然后找到相应的依据(证据),或反驳或修正或补充;而人物分析型和概念型的文章,大抵只需要熟读相应的文献,依据现有文献复述、重构,相较于前者,未必需要有针对性的问题导向。我本人更喜欢写批判型和争议型的文章,因为能够有新意,也更容易发表。人物分析型和概念型的文章,如果前人写的比较多,虽然好写,但却是难以发表的,除非能够找到新材料、建立新观点。初学者可以先从人物分析型和概念型文章入手,一是熟悉学术基本写作规范和写作套路,再是在渐渐培养自己的问题意识和导向,目标是朝着批判型和争议型的文章转型(仅限[科技]哲学论文)。
Q:论文写作中有哪些词是需要避免的,比如“本文”、“笔者”真得不能写入论文中吗?
A:本文、笔者不能入论文是一个很奇怪的要求,大概只限于中文学术期刊论文是这样,我一直在吐槽这个事情。英文论文似乎没太有这样的要求,世界主流的人文类、哲学类专业期刊,有大量的I argue that…… I think that……等诸如此类的表述,没有什么不妥,反而能够突出作者本人的观点和文章的写作目标。如果中文期刊有相应的要求,那么就只好去掉(个人经历,去掉之后很别扭,但没办法,这已经成为了“教条”)。
A:这就要按照行文的实际需要,或写注释,或直接在正文中说明。如embodiment的概念,在哲学、心理学、新闻传播学、社会学、文艺理论、文化研究等学科中都有运用,不仅译名有差异(如心理学多翻译为“涉身”,哲学一般翻译为“具身”,台湾学者则一般翻译为“身体体现”),而且意涵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在读文献时,需要理解不同学科之间对embodiment这一概念之定义的不同,也可以找出embodiment的不同侧面,为我所用,在相应的论文写作中进行跨学科的学理考察。
A:我个人的习惯,有想法就先迅速记下来,一个片段一个片段的,渐渐地成熟的思路就有了。然后按照自己大体的思路去渐渐写作打磨成熟。就跟做雕塑一样,先勾勒出轮廓,然后一步步把局部细节处理好。
A:谦虚是为人的基本素质,未必是写作的基本素质。在写作中,如果一味地“谦虚”,或许会给人晦暗不明、语焉不详的感觉,学术写作一定要开门见山、有的放矢,不能卖关子、不能铺垫太多。学术是自由思想的竞争“市场”,是思想的“演武场”,不分什么小白小黑,只要能够做到有的放矢且明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就好。当然,观点必须要落实在严密的论证之上,没有严密的论证,再好的观点也是白搭。
A:人文和社科很不一样,不能混为一谈。人文不适合小组写作,社科还算适合。我基本上是单打独斗,做学术研究的“个体户”,自负盈亏,基本从来不与人合作,除非我欠别人人情。创作习惯是:有了想法先记下来,然后找相应文献依据并做好阅读记录,然后把记录的东西勾勒出大体轮廓,继而把它们串起来,细节加工打磨,最终成型。
A:就科技史和科技哲学专业,当然首先要选专业期刊。投稿前当然要先对本学科现有的专业期刊有个大致的了解,包括国内和国外,找到各个期刊的基本风格和侧重点,按先易后难排序,选择目标期刊,先投相对容易且研究主题对得上的期刊。
如果你做的特别专门,比如你做的高等教育史或体育史,当然也可以选择教育学或体育学的期刊。综合性社科类期刊慎投,除非开辟有科技史或科技哲学专栏。
催促编辑部老师,我一般是发邮件。但催促多了也没什么用,编辑部一般都有一套规范的流程。如被录用想尽快发出,礼貌性地写封邮件说明情况吧。顺便推荐两个投稿经验分享的网站,可以去看看:
A:不是必须。有就挂上更好,没有也无所谓。这个和命中率没有什么关系。有的期刊,文章录用后,你挂课题的版面费反而会高于不挂课题的版面费。当然,对学生来说,版面费是笔不小的开销,导师有课题的话,最好找导师报一下。
采访心得:刘老师把学术研究当作自己的“志业”,早早意识到学术积累的重要性,在博士期间发表了十余篇文章,其中独立发表了6篇C刊,还有几篇是北大核心或一般普刊,其中努力可以见得。刘老师对待学术“反求诸己”、“精益求精”的态度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积极影响,再次感谢刘老师的用心解答与无私相授!现整理出来与各位分享,希望你也有所得。
最后,十分期待你的来稿: 征稿上海交大科学史院第十九届夏至研究生论坛邀请函BOB·体育综合APP下载
Copyright © BOB半岛·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BOB半岛·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电话:400-533-8546 邮箱:derfloor.com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