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生动反映建党百年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技发展的伟大成就,在中国编辑学会的组织领导下,科学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等15家出版社共同打造出版了“中国科技之路”丛书,并顺利入选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
笔者作为责任编辑参与了丛书《中国科技之路·总览卷·科技强国》一书的策划、组稿、编辑、印制、宣传等全程工作,与其他出版社同仁共同见证了一部大规模、跨行业联合出版物的诞生全过程,深感荣幸,也得到了业务上的磨炼和进步。丛书出版后一年时间,引发了社会各界的热烈反响,笔者希望借此机会,与广大同仁和读者分享总览卷在整套丛书中的独特价值和特点。
BOB·体育综合APP下载
“中国科技之路”丛书以“科技自立自强”为主题,力争全面涵盖我国取得重大突破性成就的科技专业领域,为此丛书总体策划了15卷本,分别由15家专业出版社负责编撰和出版工作,包括总览卷、信息卷、交通卷、建筑卷、卫生卷、中医药卷、核工业卷、航天卷、航空卷、石油卷、海洋卷、水利卷、电力卷、农业卷和林草卷。
与其他垂直行业领域的分卷不同,总览卷的难度在于如何真正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真正描绘出一幅总览发展图,且能够与其他分卷有所呼应和关照。
如何清晰梳理并呈现出新中国科技发展的宏观历史线索?经过与专家学者的多次讨论、反复推敲,一致认同总览卷应通过示例方式,选取新中国科技事业发展历程中的部分重点、亮点作为切入口,进而深入挖掘、分析、展现不同时期的典型科技成就、科技事件等背后的故事及其历史意义。这将是总览卷在整套丛书中必须担当的使命角色。
然而在实际组稿过程中,这一编撰思路遇到了不小的困难和挑战。作为丛书总览卷,《科技强国》既要绘制出整体蓝图,反映我国科技领域整体科研发展成就和重大科技成果,又要与专题卷有机协调、互为补充;既要保证丛书风格的一致性,又要尽量尊重作者的创作思路。
受疫情影响无法见面,编辑团队与作者团队多次通过电话、微信、线上会议等方式,确定了对科技发展成就和重大科技成果的系统梳理与遴选标准,突出“从科技大国迈向科技强国”的中国特色。
在《科技强国》主编杨玉良院士的总体指导和科学把关下,依托以副主编黄庆桥教授为代表的科技史专家,我们组成了科学家与科技史研究者相结合的作者团队,兼顾图书的科学性和史料的准确性,形成了初稿大纲和样章,经历了三轮审核和调整,大纲和样章终于通过了丛书编委会的审定。
90岁高龄的丛书策划人之一、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原社长周谊亲自审读并手写回复了大纲修改意见。成稿后,时任中国编辑学会科技读物编辑专业委员会主任郭德征审读了全文,整体结构上如增补部分“十四五”时期之后的内容,标题的进一步提炼;内容细节上如数量的单位符号、中英文简称,以及字体字号的区分和美观程度,提出了详细的修改建议。经过严格的“三审三校”流程后,又增加了各社交叉质检环节,最终以万分之零点五的差错率要求,实现了丛书的高质量出版。
在选题策划过程中,我社同步运作的另外一个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史纲》(以下简称《史纲》)为《科技强国》内容和案例的筛选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强大的学术背景支撑。
《史纲》是中科院发挥自己多学科、综合性的学术优势,依托理学一级学科“科学技术史”和权威研究机构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集全国科技史优势学科高校专家学者之力组织撰写的新中国科技史,其学术性和权威性内容是《科技强国》策划的基础和保障。
经过作者团队、编辑团队和审读专家的共同努力,《科技强国》尽可能如期呈现出丛书策划时希望总览卷所承担的使命角色,准确、全面反映新中国科技史的历史概貌和经验启示。
全书主要由“科技强国,中华崛起”“辉煌的历程”“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三大篇章组成。第一篇概述了新中国科技发展的辉煌历程和伟大成就,并总结了取得成功的三大历史经验:制、规划科学和科教并举。第二篇是全书的核心内容,划分为“向科学进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自主创新”“建设世界科技强国”5个阶段,力求准确而全面反映出中国科技发展的历史概貌和经验启示;通过对一个个典型案例、事件、人物的描述、历史资料的挖掘,书中呈现出了新中国科技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并串联出科研人员前赴后继、勇攀高峰的爱国热情和科学精神。第三篇总结了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时代背景、基本路径和光明前景,指出了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回应了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支撑的迫切性和必然性。
作为一套面向大众读者的科普图书,如何让读者通俗易懂的理解重大科技成就背后的知识和思想,也是总览卷《科技强国》面临的另一大挑战。按照丛书策划方案的整体建议和要求,《科技强国》充分应用和展示了融合出版技术,丰富了表达内涵。
首先,增加了“科普小贴士”,对每篇文章延伸出的科学知识点进行提炼和总结,增加了全书的知识性和科普功能。其次,充分利用中科院系统积累的丰富科普素材,在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中科院官网微信订阅号“中科院之声”的帮助下,筛选了与书稿内容紧密相关的科普视频,以二维码形式嵌入文中,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最后,使用AR技术,读者扫描二维码,可体验“蛟龙号”“天宫一号”“天眼”等中国代表性科技成果的模型观看和结构展示,为纸质图书提供了更加立体化、互动性的阅读体验。从AR脚本的撰写、模型的设计,到动态效果的展示,都邀请了中科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等单位的专家进行把关,力求保证其科学性和精确性。
《科技强国》及丛书的出版,是科技界与科技出版界通力合作,共同打造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的一次积极探索和有益尝试,希望能以此为契机和途径,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展现新中国科技发展历程,为我国建设自立自强的科技强国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