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400-533-8546
网站导航
技术文章
当前位置: BOB半岛·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 技术文章

写好济南历史建筑精细化保护文章!发挥数字技术优势打造监管创新样板

时间:2024-08-11 17:22:42 点击次数:

  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是城乡记忆的物质留存,是人民群众乡愁的见证,是城乡深厚历史底蕴和特色风貌的体现,具有不可再生的宝贵价值。

  习指出,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

  进一步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为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得住历史、记得住乡愁,是济南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应有之义。

  受济南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委托,济南市房屋安全检测鉴定中心发挥技术优势,自2022年起在全市开展历史建筑“健康体检”和历史文化街区评估工作,并充分运用“体检”、评估成果,借助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先进技术手段,搭建起数字化管理平台,在省内率先建立了历史建筑“一份报告、一张表单、一个平台”的保护管理模式,为济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赋能添彩。

  建筑是凝固的艺术,也是凝固的历史。作为国务院批复的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济南有着2600多年建城史,“山、泉、湖、河、城”交融辉映。在岁月的长河中,一批建筑历经战火风霜仍屹立不倒、留存至今,成为有着浓厚历史记忆的文化遗存。这些散落在城市、乡村的老建筑,是济南“城长”的重要见证。

  习指出,要像对待“老人”一样尊重和善待城市中的老建筑,保留城市历史文化记忆,让人们记得住历史、记得住乡愁。

  截至2021年底,市政府已公布3批市级历史建筑名单。这些建筑风格各异,特色不同,是反映城市历史文化的“宝贝”,其中既有传统的中国古典建筑,也有近现代中西合璧的新式建筑,涵盖传统民居、工业遗产、商业办公、文化教育、军事宗教、交通仓储……

  这些历史建筑在各区县均有分布,主要集中在历下、市中、槐荫、莱芜等区,总面积约31.82万平方米,现有用途以商业和居住为主。

  截至目前,济南共有县级历史建筑22处、市级以上历史建筑212处,此外还有省级历史文化街区3处、市级传统风貌区1处,历史文化名镇两个、历史文化名村13个、传统村落68个,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435处。

  “为便于对全市历史建筑实施更加精细化的保护管理,我们按照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统一部署,从去年起逐步对已公布的市级历史建筑进行‘体检’、评估。”济南市房屋安全检测鉴定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自2022年以来,济南市房屋安全检测鉴定中心派出技术团队,通过现场查勘,摸清了历史建筑现存风貌、建筑结构安全情况、核心价值要素完损情况以及保护利用情况,一一指出了历史建筑使用和维护中存在的问题,完善了历史建筑保护档案,并将相关信息录入济南市历史建筑及历史文化街区数字化管理平台,让全市历史建筑“家底”一目了然,为守住城市文脉奠定了数字化底座。定制套餐 科学“体检”

  在市中区经二纬三路西北角,一处已有91年历史的影剧院,2020年经过修缮之后,如今已重新焕发生机,不仅恢复了原有文化活动场所的功能,还为老济南人找回了曾经的记忆。她就是最早建于1932年的济南职工剧院,济南老商埠历史上众多电影院之一。

  这座坐北朝南、建筑面积1998平方米的影剧院,拥有1030个观众坐席,配备有舞台、灯光、音响等设施,除了放映电影,还可举办音乐会及其他文艺演出活动。作为济南市第三批历史建筑之一,济南职工剧院已被纳入保护范围,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建立了日常巡查机制。

  “济南职工剧院是首批开展‘健康体检’的历史建筑之一。”济南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城市更新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摸清历史建筑保护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历史文化遗产屡遭破坏、留而不修、修而未用等问题,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2022年启动了首批50处历史建筑的“健康体检”工作,这些历史建筑主要分布在明府城和商埠区,业态活力比较丰富。

  人病了,有B超、CT、核磁共振等仪器设备帮忙作诊断,历史建筑如何进行“健康体检”?

  “历史建筑建造年代久远,建筑材料相对简易,楼屋盖结构构造与现代建筑有所差异,且历史建筑因其保护需要,在‘健康体检’过程中不得对其结构造成破坏,因此在确定历史建筑结构形式、材料强度等方面难度较大。”济南市房屋安全检测鉴定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经过反复研究和实践论证,他们创新采用无损检测方法,为历史建筑量身定制了“体检套餐”。

  记者了解到,历史建筑“健康体检”主要工作内容为检查、分析历史建筑结构安全状态,依据相关规范对历史建筑结构安全状态进行评定,提出合理处理建议,并出具历史建筑“健康体检报告书”。

  “和人查体类似,历史建筑‘健康体检’也会用到一些专用的技术设备。”济南市房屋安全检测鉴定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体检”过程中,技术人员会利用红外热成像技术检测建筑墙体及屋面的渗漏情况,实现非接触、快速、大面积的检测;利用探地雷达对墙体厚度及混凝土结构配筋情况进行检测,有效避免建筑结构损坏;利用非金属超声检测分析仪对历史建筑的砌体构件、木构件进行检测,清楚反映非金属结构构件内部缺陷;利用全站仪对历史建筑的变形、倾斜等进行检测,对历史建筑地基基础及上部结构稳定性进行准确把握。

  此外,通过现场查勘,对历史建筑周边环境及保护利用情况进行调查,明确历史建筑是否存在改变使用功能、结构拆改、修缮加固等情况,确定历史建筑是否处于低洼易涝地区,是否存在刻划涂污、堆放易燃易爆易腐蚀物品,以及违章搭建等损坏和影响历史建筑安全的现象。

  通过“由内而外”的全方位科学“体检”,全面掌握历史建筑健康状况,找准“病灶”后,技术团队需要为每一处历史建筑出具“健康体检报告书”,提出针对性的修缮建议,指导保护责任人实施科学精准的维护和修缮。综合考量 系统评估

  当前,对城市聚落文化遗产的保护评估监管工作,已成为我国遗产保护工作的重点方向之一。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城市民生与文化精神重要承载的核心区域,要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定期开展全面评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2021年提出:“自2022年开始,各名城每年应开展一次自评估工作,对历史文化保护工作情况进行总结,实事求是梳理经验、查找问题,形成数据翔实、直面问题的年度自评估报告,并附相关证明材料。”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济南除了拥有大量历史建筑,还有三条不同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其中,芙蓉街-百花洲历史文化街区以旅游商业功能为主,集文化、教育、商贸、名泉于一身,是济南古城区的精华所在。街区内不仅保留了众多历史建筑,而且水系发达、名泉众多,芙蓉泉、王府池子、腾蛟泉、起凤泉等众多名泉汇集于此,是济南“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特色风貌的集中体现。将军庙历史文化街区既是济南古城的传统居住区,还集中了大量宗教建筑,是中西文化交流繁荣的区域。山东大学西校区(原齐鲁大学)历史文化街区以居住、教育、科研及医疗卫生为主,融合了中国古代城市传统城关空间肌理与城郊西方校园分区肌理。

  历史建筑和历史文化街区评估,包括对物质形态属性、社会文化属性、环境功能属性、保护制度属性等评估,重点是对历史建筑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修缮进展及环境整治、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基础设施改造、空间格局、历史建筑遗存度及保护情况、保护规划实施等情况进行评估分析。

  为将评估内容落到实处,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城市更新处指导下,济南市房屋安全检测鉴定中心创新历史建筑和历史文化街区评估机制,推行表单化评估工作模式。在统筹分析历史建筑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情况、文化资源、泉水资源、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等评估内容基础上,分类列出评估要素,形成《历史建筑评估表》《历史文化街区评估表》,全覆盖开展我市历史建筑和历史文化街区评估工作,大幅提升评估质量和工作效率。

  针对上述历史文化街区,技术团队采用文献研究、史籍查阅、个案研究、调查问卷、访谈等方式,对上位规划管理、空间肌理、整体风貌、街巷格局、民居院落、建筑现状等进行全面调查,并对街区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传承、泉文化保护以及街区的修缮进展进行综合评估。在评估中,将街区物质形态、文化形态及社会形态作为一个系统,综合考虑街区的整体性、原真性、现代性,建立起一套全面系统的评估体系。

  “目前对历史文化街区评估多是针对评估体系、价值评价、更新策略等内容的研究,在城市更新背景下对历史文化街区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在国内尚属首次。”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通过系统评估,技术团队发现,目前我市历史文化街区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建筑老化、基础设施不健全、整体风貌不协调以及文化保护传承力度不够等问题。比如芙蓉街-百花洲历史文化街区,前期整治工作主要侧重商业建筑,没有涉及居住功能建筑,街区商业业态以小吃餐饮为主,内容同质化严重,地方特色不明显,缺少历史文化底蕴。针对这些问题,评估报告提出了加强建筑分类保护整治、调整街区业态、完善基础设施等具体建议,为后期街区保护管理提供了有益参考。

  数字建档 长效管理历史建筑保护利用是一项系统工程,亟需解决缺乏标准管理流程、缺乏信息化业务支撑系统等业务需求难题,以及历史建筑“家底”不清、资料分散、资料格式不统一、未建立统一数据库等数据需求难题。

  针对当前历史建筑、历史文化街区档案管理中存在的信息管理散乱、信息表达不清、信息不易查找等弊端,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城市更新处指导下,济南市房屋安全检测鉴定中心以内外需求为导向、以动态监管为目标、以业务优化为主线,积极探索历史建筑数字化保护管理新模式,助力提升历史建筑动态管理效率和能力。

  以实现历史建筑保护管理数字化、信息化为目标,技术团队充分运用历史建筑和历史文化街区“健康体检”、评估成果,创新采用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信息化技术手段,开发建设了济南市历史建筑及历史文化街区数字化管理平台,为历史建筑保护管理插上了“智慧”的翅膀。

  记者注意到,该管理平台不仅设有历史建筑现状评估-健康体检-基本档案信息管理、历史建筑保护监管、基于APP的日常巡查上报等功能模块,还设有历史建筑一张图展示、历史建筑VR三维实景浏览、历史建筑信息统计可视化看板。

  同时,管理平台将历史建筑的规划、设计、施工、竣工、验收作为整体形成全流程数字化闭环管理,推动“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落地,并提供“全生命周期”监管分析工具,满足了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管理过程中不同角色、不同工作场景的不同业务需求,提高了历史建筑保护管理工作水平。

  历史建筑空间分布“一张图”、360° VR实景、信息化档案,让资料“看得到”;工作流程再造、监管方式优化、数据标准化归档,让管理“用得好”;统一的数据来源、数据标准,为领导决策管理提供了权威参考数据,让政策“管得住”。随着管理平台的不断完善,济南市历史建筑保护管理正全面实现“看得到、用得好、管得住”的目标。

  通过开展历史建筑和历史文化街区“健康体检”、评估工作,济南逐步探索出了一条涵盖历史建筑现场查勘、检测、安全性评估、修缮维护的“健康体检”道路,为历史建筑保护管理提供了可复制的“济南经验”。

  半岛·BOB官方网站

  通过建设历史建筑及历史文化街区数字化管理平台,打造历史建筑保护监管创新样板,济南在省内率先实现了新型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历史建筑保护管理中的典型应用,率先建立起历史建筑“一份报告、一张表单、一个平台”的保护管理模式,为全市历史建筑保护监管单位、保护责任人、修缮单位提供了科学、可靠的技术依据,为历史建筑保护监管、活化利用探索提供了推动行业整体变革升级的宝贵经验。

  历史建筑体检评估不能一劳永逸,必须建立常态化机制。“历史文化名城评估是开展名城保护的前沿工作,是完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制度、加强监督检查的重要抓手。”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城市更新处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将通过对历史建筑周期性“体检”评估,及时排查梳理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找准“病根”,精准“开方”,精细管护,补齐短板,构建完善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提高历史文化保护管理能力,助力济南当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守护者”“传承者”。(济南日报 记者:刘文忠 通讯员:綦超)

Copyright © BOB半岛·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BOB半岛·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电话:400-533-8546 邮箱:derfloor.com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