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国家农创中心是全国首家、华东地区唯一一家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自“出生”之始,便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肩负起让农业绽放“科技之花”的神圣使命。中心紧扣“实施国家战略、承接区域需求、打造农业硅谷”发展愿景,围绕生物农业、智慧农业、功能农业三大主导产业方向,绘就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发展的实景图。
数字是发展最好的注脚。南京国家农创中心已引进和签约项目248个,入驻企业109家,总注册资本金约45亿元;获批建设华东智慧农业、华东绿色肥料、华东叶菜育种和华东家禽智慧养殖4家重点实验室;仅去年入驻企业签约科技成果转化合同数达2054份,合同交易额10亿元以上……
从源头谋创新,才有冲击产业金字塔尖的可能。业内专家认为,南京国家农创中心在创建之初就区别于一般的农业产业园、科技园,其以创新研发为基础,以产业技术孵化、产业化为重点,着力构建全域性开放共享创业平台,为破解科技与产业“两张皮”问题,做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智慧农业的领军人物、我国农业信息化领域学科带头人、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春江,是第一个入驻南京国家农创中心的两院院士。在其领衔创建的农芯(南京)智慧农业研究院的技术支持下,南京市浦口区汤泉数字大田示范区内1200亩稻麦种植区,基本实现耕、种、管、收“无人化”自主作业,且农机作业效率提高了50%以上,节约水、肥、药10%以上。同时,作为浦口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区建设项目承建单位,研究院根据“1+2+3+N”顶层架构,打造具有浦口特色的都市近郊型数字乡村体系。
被业内称为“功能农业之父”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功能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名誉理事长赵其国及其团队,2020年8月与南京国家农创中心共同建立功能农业新型研发机构——南京恒宝田功能农业产业研究院(iFAST)。该研究院正以“让农产品进入功能时代”为使命,快速成长为功能农业科技创新领军机构,引领、支撑着我国功能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江苏是功能农业科技创新的策源地,在赵其国院士指导和支持下,我们团队在这里最先系统开展了功能农业研究和产业化实践。目前,江苏已成立国际硒研究学会、国家功能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国家功能粮油科技创新联盟、国家粮食行业(功能稻米)技术创新中心等国际和国内主流平台。”该研究院院长、中国科技大学苏州研究院功能农业重点实验室主任尹雪斌告诉记者,有了这些平台,江苏龙头企业就可以就近开展交流与合作。研究院还先后与江苏农垦合作建立了万亩功能农业示范区,与浦口区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合作建立了南京第一个万亩功能稻米科技示范基地。
中国工程院院士、动物营养与饲料科bob半岛在线登录学专家、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德发同样十分关注南京国家农创中心。他和他的团队在此成立了中农宠物营养研究院(江苏)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生物饲料研发工作。研究院与入驻企业——天邦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成立李德发院士工作室,在非常规原料数据库运用、CG商品猪效益最佳营养参数优化、精准智能饲喂等方面持续发力。目前,工作室研究的非常规原料已在多个养猪场运用,大大节省了生猪养殖的饲料成本。
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人才是实现中华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截至目前,南京国家农创中心先后与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10余所科研院(所、校)建立广泛紧密的合作关系,引进各类高端人才团队超过50个,其中包括赵春江、邹学校、沈其荣等近10位院士,形成了集群式农业院士创新基地。依托院士的核心作用,南京国家农创中心打造了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的集聚地、农业科技体制机制模式创新的“试验田”,培育出了包括南京思农生物有机肥研究院、中农宠物营养研究院等一批新型研发机构。
切实解决科技与产业“两张皮”问题,除了抓住人才,还需要强大的体制机制创新。当前,农业科技创新已步入“深水区”,只有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良好的政策环境、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才能破除束缚农业科技创新的思想壁垒和体制障碍,进一步激发创新动能、活力。按照“建设工作下沉、统筹工作上移”的总体思路,2019年3月,农业农村部、江苏省政府、南京市政府共同推动建立南京国家农创中心部省市联席会议机制,统筹推进解决南京国家农创中心建设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在市场化运行机制方面,南京国家农创中心坚持“政府监管、专家决策、企业运作、效益优先”,成立了南京农创园科创投资集团。按照市场化导向,以“平台运营、科技服务、集成输出、产业投资”为核心业务,构建“管办+集团”政企分离的双重运作机制,助力入驻企业成长、科技创新中心生态培育和区域农业产业升级。南京国家农创中心联合新希望集团、中信农业、江苏苏美达集团等成立总规模17.8亿元的农业科技创新基金,与江苏银行、南京银行等共建产业金融服务平台,助力农业科技企业加速成长。
“这样做是为了有力推动科研院(所、校)与企业、金融投资机构的供需对接,搭建科学家、企业家、金融家‘融合’创新平台,构建产、学、研、用融合发展模式,打通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南京国家农创中心相关负责人说,中心还联合国有资产、社会资本和创新资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促进农业科技成果与产业资源、金融资源精准对接,培育有经济实力、有研发能力、有推广能力、有市场营销能力的“四有型”新型研发机构、产业研究院等创新主体,实现农业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双赢”目标。
有“外部助推器”,还要“修炼好内功”。南京国家农创中心组建包含5名院士在内的14人专家咨询委员会,对入驻项目实行动态评审,开展“绿、橙、红”三色管理,打造优胜劣汰的动态管理良性循环机制,倒逼入驻企业抓住创新“牛鼻子”。
一系列“硬核”体制机制改革效果怎样?在复杂多变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下,南京国家农创中心依旧以奔跑者的姿态,攻坚克难助力实体经济健康平稳有序发展。自2018年实体运作以来,南京国家农创中心培育和引进经济实力强、创新水平高、市场开拓广的农业科技企业超过100家;推动并培育思威博公司等入选瞪羚企业,农芯(南京)智慧农业研究院、中农富通等13家入选高新技术企业,博维特、阿农物联网等49家入选科技型中小企业;天邦集团、三主粮集团、益客农牧集团、港华农业等近10家企业在此设立总部;思威博、史记生物、南农大动物药业、深农智能等一批企业在筹备上市;热风科技、佳格大数据等一批企业在快速成长,获得基金高度关注;中心入驻项目累计申报专利404件;深农智能、极目机器人、阿农物联网等5家企业创新科技成果入选2021数字农业农村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优秀案例。同时,中心坚持以品牌活动传播创新,相继主办或承办全国“双新双创”博览会、中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高峰论坛、首届全国生物种业创新发展论坛等高规格活动超过100场,上万名农业科技领域专家学者、企业家到访南京国家农创中心。
科技之花绽放在希望的田野上。浦口区农村人口占50%,农村社区占90%,农村区域占77%。南京江北新区管委会主任、浦口区委书记吴勇强说,近年来,全区充分发挥南京国家农创中心科技引领作用,在乡村振兴上探新路、创品牌、树样板,初步形成了符合浦口实际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模式。2021年,浦口区在全省乡村振兴实绩考核中综合排名区县第一。
今年6月,记者走进南京新创蔬菜分子育种研究院的育种科研基地,只见几位身着白大褂的科研人员正在收获蔬菜黄心乌等新品种的种子。这些看似普通的微小种子,其实在耐寒性、黄心速度、小株成形时间等方面更具优势,美味与颜值兼具。据研究院副院长夏彭飞介绍,科研人员在南京本地传统黄心乌的基础上做了“改造”,新品种不仅叶片薄、粗纤维少,炒食易烂、风味浓郁,还具有一定观赏价值。目前,研究院以叶菜类蔬菜为核心研发的新品种已推广至江苏、上海、云南等13省份,其中牛心型甘蓝、杂交黄心乌、杂交白梗菜成为西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栽培品种。与三全食品、味洲航空食品、和善园、包天下等食品加工龙头企业达成针对加工型叶菜品种选育的合作项目。“到2025年,我们将成为长三角地区最有影响力的叶菜类蔬菜品种创新中心,预计杂交种制繁面积超过5000亩,新品种推广面积超过150万亩。”夏彭飞说。
同为入驻企业的南京博睿迪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长期专注于动植物生物育种领域技术创新和应用的企业。该公司自主研发基于“靶向测序基因型检测技术”的液相芯片,把原本需要固定在硅基上的生物探针,溶解到小液滴里实现同样功能。这一技术打破了国外固态芯片垄断,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经过长期的优化研发,低成本、高通量的液相芯片已成为育种家可以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生物育种工具,相比使用进口检测技术,每个样本可节约检测费用6成以上。”公司负责人王军介绍,公司业务范围覆盖全国,涉及人医、农作物、畜牧、水产、果蔬、微生物、宠物等58个物种领域,累计为104个科研院所、高校、种业公司的167位育种家提供社会化服务。
南京国家农创中心与江苏南繁基地合作建立江苏南繁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推荐入驻南繁单位选育的大宗作物、园艺蔬菜、经济林果、特色花卉等优新品种,优先在中心及省内外基地开展新品种转化、试验示范、推广和产业化开发等。南京恒宝田功能农业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形成了覆盖果、蔬、粮、茶30个大宗品类,硒、锌等22个有益功能矿物质元素,从土壤到食品的标准化、智慧化控制成套技术;先后与中粮集团及江苏农垦米业集团、光明集团、北大荒、泰国正大、深圳芭田、白湖农场等业界龙头合作,累计服务及示范面积超200万亩,产业链产值超过100亿元。农纷集信息科技(江苏)有限公司深入江苏、安徽、河南、江西、山东、河北、湖北等主要农业大省,辐射村、镇突破20万个。
农业创新成果层出不穷、科技型企业蓬勃兴起,印证了南京国家农创中心始终瞄准目标定位,从无到有干出了“南京速度”,亮出了“金字招牌”。中心统筹南京市浦口区全部涉农资源,推动与栖霞、六合、溧水和高淳等地园区实现“一核四园”联动发展,在江苏乃至全国范围内与宿迁泗阳、镇江丹徒、泰州靖江、陕西镇安、新疆伊宁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挂牌成立中试孵化基地,实现科技成果的产业转化和应用;以“科技小院”等方式,为地方政府提供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与服务的解决方案;持续开展国际交流合作,与美国、法国、荷兰、以色列、日本、韩国、巴西等国家建立不同程度的交流合作。
10年间,我国农业科技水平已从世界第二方阵迈入第一方阵,处于发展中国家领先地位。“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发,勇进者胜。”南京国家农创中心党工委书记、管理办公室主任周蓉蓉表示,中心将坚守初心继续瞄准“农业硅谷”总目标,以问题和市场需求为导向,持续激发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活力,加强农业科技成果的有效供给,争当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排头兵。
农园通是由南京市农业农村局委托中农富通长三角规划所打造的现代农业园区综合服务平台。公众号会每日推送适合长三角地区的新品种、新技术、优质专家和服务,以及重大政策和南京农业园区相关资讯。
上一篇: 晨光生物:创新推出一项农业农村重大新技术
下一篇: 申论范文分享:用科技增强文化的免疫力
Copyright © BOB半岛·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BOB半岛·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电话:400-533-8546 邮箱:derfloor.com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