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400-533-8546
网站导航
技术文章
当前位置: BOB半岛·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 技术文章

关于针刺试验之争这篇文章说得太“狠”了

时间:2024-06-11 18:09:33 点击次数:

  最近,宁德时代和比亚迪以及一位微博博主之间的“对战”频上热搜,而针对宁德时代对于针刺试验的相关回应,有网友愤怒地指出:“,侮辱公众智商,是把大家按在水泥地上使劲摩擦”,更有网友毫不客气地留言:

  那么,这些到底是网友一时的怒怼气话,还是舆情的真实集中爆发?现在还无法断定,但这个事件背后所折射出的关于针刺试验的一些问题,却值得全行业深思。

  古人云:“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天道有轮回,苍天饶过谁?就在争论仍然如火如荼的时刻,2020年5月26日早上6时45分许,深圳福田区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辆电动货车追尾一辆校车,随后电动货车的底部开始着火。令人痛心的是,电动货车的驾驶员未能及时脱困当场死亡。而据相关企业官网和工信部相应产品公告资料显示,该款新能源车的动力电池供应商主要包括宁德时代。虽然目前事故原因仍在调查中,但有关新能源汽车安全特别是电池安全的争议与关注,却才刚刚真正开始。

  2020年5月27日上午11点整,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登顶成功!而对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行业而言,被业内称之为“最严苛的电池安全测试方法之一”的针刺试验,则堪比“登珠峰”。一场围绕针刺试验引发的“血案”仍在进行中。

  尽管早在今年3月,比亚迪发布了全新的磷酸铁锂电池产品——“刀片电池”,并以三种动力电池的针刺对比试验(三元锂电池、磷酸铁锂块状电池、刀片电池)来证明了“刀片电池”的相对高安全性。而那时本应被看作是动力电池行业的“珠峰”已被登顶。但正如60年前的中国人登顶珠峰曾被无端质疑那样,一场关于“针刺试验”是否能证明电池安全性的巨大争论,却像涟漪般不断发酵和扩散开来。

  纵观宁德时代和比亚迪的“隔空对战”连续剧,其源头和根本纠结点在于:针刺试验对于电池安全验证,是否可有可无?或者换言之,针刺测试到底能否反映电池的安全性?

  双方的验证结果和各种故事仍在发生,双方的“你来我往、暗自较劲、明里互撕”也仍在进行时。除了“吃瓜”,广大群众可能最关心的还是:针刺试验到底有没有必要做?

  在5月11日的宁德时代2019年度业绩网上说明会上,当有投资者询问宁德时代在电池安全检测上的工作和关键措施时,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回答:“有些人把滥用测试的通过等同于电池的安全”。他还举例说,索尼电池在2005年的时候是可以通过所有滥用测试的,但是索尼的锂离子电池在2006年经历了锂离子电池历史上最大的市场安全召回事件,从此索尼电池一蹶不振、黯然离场。他呼吁要关注真正的市场安全,并表示宁德时代的设计、生产、检测等安全措施都要集中在市场上的汽车碰撞、汽车充电、汽车进水、汽车结露、电池包设计、电芯设计制造等全场景、全周期、全方位、全系统安全。

  不过,就在当天(5月11日)晚上11点47分,认证为“比亚迪汽车销售公司副总经理”的账号“不会武功的武功李云飞”在微博上发文称:“针刺是难度最大的,堪比登珠峰!珠峰都登得了,其他峰肯定都登遍了!”言下之意很明显,能通过针刺试验,其他安全测试自然不在话下,而通不过针刺试验,说明电池安全还没做到目前的极致。

  5月25日,宁德时代官微“CATL宁德时代新能源”发布了一篇题为《关于动力电池标准的一些认识》的文章指出,从观念上说,电池的安全贯穿在电池的整个使用过程中,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电池的单体设计、系统集成、动态监控和系统防护等。因此宁德时代把重点放在了电池的整体安全上,确保产品在生命周期的每一个阶段都是安全的,从实际意义上真正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从技术上说,电池包层面有更优化的安全解决方案,单体电池针刺测试的实际需求已不复存在。

  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这是偷换概念:把电池单体的安全,转移到电池包、系统的话题上。这个整体安全的道理并没有错,但单体安全与整体安全是递进关系,而不是非此即彼的互斥关系。如果单体安全没有保证,整体安全如何保证?

  “滥用测试”并非字面理解的“随意的、滥用的测试”,而是电池测试环节中的一个专属名词,动力电池安全方面的测试大致可分为安全测试和滥用测试,针刺测试和挤压测试就属于滥用测试。简言之,滥用测试可以看作是条件更加苛刻的极端测试。

  堪称国内新能源汽车界“1号大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欧阳明高曾表示:“电池安全事故就是发生热失控,热失控有很多诱发因素。针刺实验就是来模拟这些热失控诱因的一种方法,它是非常有效也非常严酷的一种热失控测试方法。”

  国际著名电池专家、北大先行科技产业有限公司总裁高原博士更是直言:“电池安全最大隐患之一就是内短路,但内短路很难复制或预测(谁也不知道电池内部哪里突然有一个金属颗粒恰好在一个恰当的地方就造成内短路了),针刺试验就是人为造成内部突然短路,然后看看电池如何反应,所以这个试验对于电池安全不但有意义,还很有必要!”

  显然,针刺测试不仅必要,而且是重要的安全指标。尽管影响安全的因素很多,也没有绝对的安全,但针刺测试应该可以看作是电池安全的“必要不充分条件”。电池的整体安全和单体电池针刺测试并不矛盾或对立,能通过针刺测试,无疑可以证明电池的安全性是相对较高的。

  事实上,宁德时代也并非不知道针刺测试的价值。在5月11日的2019年度业绩网上说明会上,宁德时代副董事长潘健回应投资者提问称:“三元和铁锂都有可通过针刺测试的产品,CATL有不同特点的产品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和应用场景,公司在电芯级别,模组级别,系统级别都有领先的安全特性。”在5月25日的《关于动力电池标准的一些认识》中更是自称是“带头吃螃蟹”、在全球率先攻克了高能量密度三元电池针刺问题。

  在此次“口水战”中,宁德时代一方面明知针刺试验对电池安全的价值和意义,而且早在3年前就已成功在国外做了验证,另一方面却以电池的整体安全来贬低针刺试验的价值,无疑让人觉得有点“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很难理解。

  在《关于动力电池标准的一些认识》中,宁德时代更是“祭出大招”:“中国标准与国际法规全面接轨,重心转向系统安全。”其表示,新国标GB38031-2020《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与电动汽车安全全球技术法规(UN GTR20)同步制定、充分协调、全面接轨,技术内容更加科学合理。该标准强化了电池系统热安全、机械安全、电气安全以及功能安全要求,模拟了外部火烧、机械冲击、湿热循环、振动泡水、过温过充等实际场景。单体针刺测试作为独立项目,在该标准中被正式取消,仅作为单体热失控的触发条件,要求电池单体发生热失控后,电池系统在5分钟内不起火不爆炸,为乘员预留安全逃生时间。也就是说针刺是否通过已不重要,关键要看单体热失控后,系统是否可以控制热失控的蔓延,为各类电池的安全应用设定了基本门槛。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38031-2020)与《电动汽车安全要求》(GB18384-2020)、《电动客车安全要求》(GB38032-2020)三项强制性国家标准于5月12日正式发布,并将于2021年1月1日起实施。这是我国电动汽车领域的首批强制性标准。

  5月26日,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市场监管总局标准技术管理司以视频会议方式,联合组织召开《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等三项强制性国家标准宣贯会。会上,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表示,拟将电动车三项强制性国家标准列入公告管理标准目录。

  引人注意的是,在《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38031-2020)中,宁德时代在起草单位中排在首位。同时,在5月26日的三项强制性国家标准宣贯会上,作为起草单位代表,宁德时代围绕GB 38031-2020发言,介绍了标准的制定过程、技术要求、试验方法等内容,并回答了参会企业针对标准文本内容提出的问题。

  那么,针刺试验真的要被从新国标中剔除了吗?以后的国标是不是真没有“针刺试验”验证要求这道环节了?毕竟,在电动化的大势所趋下,公众对新能源汽车安全的疑虑仍然排在首位。尤其是在近一段时间内,多款搭载三元锂电池的新能源车又发生了自燃事件,让大家不得不产生紧张和焦虑,而这无疑不利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答案是并非完全如此。需要指出的是,新国标对热扩散试验给出了两种触发热失控的推荐方法,就电池包或系统中的电池单体,一个是加热触发热失控,另一个就是针刺触发热失控。制造商可以任选其一,也可自行选择其他方法来触发热失控。也就是说,新国标并非完全删去了针刺测试,但只是作为一种推荐测试方法,可用可不用。

  退而言之,众所周知没有绝对的安全,强制性国标其实只是设定了准入门槛,是最低标准和底线。比如,对于新国标中热失控乘员预警5分钟的规定,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副秘书长王子冬就认为,时间超过20分钟比较好。

  而对于一个负责任、有道德或真正的行业龙头企业而言,各项指标应该均以超越国标的要求为荣,从而去引领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不断前行。真心不希望乳业国家标准修订的悲哀在新能源汽车行业重演,毕竟,我们可以从小不喝牛奶,但却无法保证未来不驾乘新能源汽车。尤其是当我们年半岛·BOB官方网站纪大了以后,5分钟的反应时间,真的未必够。

  对于针刺测试,比亚迪股份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曾表示:“比亚迪不管别的国家或者别的地区有不同的一些标准,但作为比亚迪内部评估来说的话,我们还是坚持用电动车电池里面最苛刻的标准来衡量我们的电池。”

  欧阳明高也曾表示:“不管法规怎么变,它(针刺测试)都是我们进行电池产品开发、电池性能检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

  有时没有对比,就没有发现和伤害,大家也常说听其言、观其行。然而,令人大跌眼镜的是,据报道,5月24日,宁德时代竟呼吁《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新国标完全取消针刺测试。更让人震惊的是,事实上,在此前2018年1月该新国标的征求意见稿——《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征求意见稿)》中,最大的变化之一就是取消了严苛的针刺试验。而这份《征求意见稿》的主要起草单位之一就是宁德时代。这也早已是行业公开的“秘密”。

  那么,这究竟又是一顿什么神操作?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或是己所不能,人亦勿施?有网友一针见血地指出,宁德时代就像既是考生又是出题老师,发现“针刺测试”这门考试太难了,于是坚决支持砍掉!砍掉!

  一流的企业做标准,但前提是企业必须是真正一流的企业。而判断是否是一流企业的最重要的标准,就是是否时刻把生命安全放在首位,而非把市场占有率、企业规模、资本青睐度等放在首位,更不是利用“巨头”的便利优势和影响力,去绑架或左右国标的降低及矮化。

  有网友直言不讳地表示,一个企业的格局,决定其所能达到的高度。宁德时代在这次事件中所表露出的格局,与暴发户无异。属于宁德时代的时代,即将落幕。

  在此次“针刺试验”事件中,公众关注的焦点还有一个:宁德时代的电池到底能不能通过针刺试验?

  尽管宁德时代高调宣称其高能量密度三元电池早在2017年前就通过了TV检测认证,且一再强调“针刺试验并不可怕,而是没有必要”,但及至如今,仍然不能消除公众的重重疑虑。

  值得一提的是,在宁德时代与比亚迪的“对战”中,有一位名为“小鱼锂电”的微博博主无疑起了“推波助澜、煽风点火”的作用。正是这位博主,对宁德时代的电池不断进行穿刺对比试验,也不断地对宁德时代“啪啪打脸”。而这也让宁德时代不得不不断做出回应,结果却越描越黑。

  大概情节是这样的:5月21日,小鱼锂电发布了一则关于宁德时代811三元电池的穿刺测试。在钢针穿入电池后,动力电池迅速发生爆炸,并伴随剧烈燃烧。

  5月22日晚,“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宁德时代发出视频显示,用钢针尝试穿刺宁德时代的三元锂电池包,钢针并没能穿透电池,而是被保护电池的钢板折断了。为此,宁德时代“傲娇”地宣称:“是什么阻碍宁德时代做针刺测试?是技术?是体质?是巨头的面子?不,是钢针!”

  第二天(5月23日)晚上,宁德时代可能觉得“回击”力度还不够,又“一不做二不休”地发布了第二则视频。该视频显示,宁德时代的5系三元电芯和8系三元电芯各一款,穿刺完成后均未发生起火、爆炸。宁德时代还不忘在视频最后再次“骄傲”地表示:“宁德时代早在2017年就已掌握三元电芯通过针刺测试的技术,但是为什么没有推广?针刺测试=电池安全吗?”

  然而,小鱼锂电却并不“买账”,5月24日再次发布微博称,“宁德时代5系三元电池穿刺测试不着火?到底是道德的沦丧还是人性的扭曲”,并拍摄了对宁德时代5系电池的针刺测试视频,结果仍以起火爆炸告终。

  对于“小鱼锂电”的身份,还有其测试方法的科学权威性,也有很多人提出了质疑,甚至认为其有“带节奏”的嫌疑。据报道,“小鱼锂电”最初开展针刺电池测试,是为了平息一个比亚迪汉准车主群里的争吵。5月11日宁德时代2019年度业绩网上说明会回应针刺测试后,该群有“迪粉”对宁德时代能够通过电池针刺测试表示怀疑,但遭到一位媒体人的回怼。于是一场众筹针刺电池的活动便被发起,也就有了后来“小鱼锂电”第一次的穿刺试验。“小鱼锂电”自称在做电池梯次利用,与比亚迪和宁德时代都没有关系。对于穿刺的目的,其表示“就是给大家看一下,不会评论电池怎么样,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炸了就炸了,大家能看到也不需要说什么。”

  暂且不论“小鱼锂电”真实身份究竟怎样(从其微博上至少可以发现其言论和立场很客观,并没有偏向任何一方),也不论是否是因为其测试方法与宁德时代不尽完全相同,从而导致穿刺结果不同,但能够参照国标来认真地测试(“小鱼锂电”称,为了符合目前仍在执行的GBT31485-2015标准,其定制的台架都有要求),深度关注电池实际安全,这样的民间“搅局者”无疑多多益善。至少,可以为公众普及电池安全的专业知识,引起大家对新能源汽车安全的更高程度重视,可谓“功莫大焉、善莫大焉”。

  尤为值得注意的是,宁德时代在《关于动力电池标准的一些认识》中称,早在2017年之前,欧洲某著名车企向其提出能通过针刺测试的高能量密度三元电池单体技术要求。宁德时代在全球率先攻克了高能量密度三元电池针刺问题,并由客户送到TV检测认证。TV报告结果显示,在针刺实验中,三元电池实现了不起火、不爆炸,电池温度只有35.1℃。

  TV报告在业内还是比较权威可信的,但当年的测试是在欧洲,所以当“小鱼锂电”回复疑似宁德时代员工的“David工科男”:“意思是国内没有能通过穿刺测试的电池呗”时,出现“去欧洲找”的回复也就不奇怪了。尽管随后David工科男的这条微博被删除,但背后所透露的深意却仍然值得细品。

  而这也再次说明,国内建立具有足够强大公信力、科学权威的靠谱第三方检测机构,势在必行。测试不应是自说自话、自我证明的“互怼”,是骡子是马,拿到权威机构遛遛,这样才更有说服力。

  事实上,David工科男在5月27日早上已在微博中感慨地发出“灵魂之问”:“为什么有些‘粉丝’只相信所谓民间人士却不相信TUV这种国际专业检测机构呢?”

  不过,“小鱼锂电”也真不是“省油的灯”,当天上午立马“怼”回去,而且这次竟然指向了“专业检测机构”的专业性了!看来,这“瓜”是越吃越大,估计很难善终收场了。

  在这里,笔者也建议宁德时代后面可以完全不理会“小鱼锂电”的测试了,所谓“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干吗老被别人牵着鼻子走呀,直接在国内找最权威的官方检测机构,来一场实打实真正的“针刺测试”不就完结了?到时万众瞩目、亲眼见证、官方认证,也对“小鱼锂电”啪啪打脸一次,“永绝后患”。不然,这“小鱼锂电”万一非得较真,还不没完没了了?笔者不禁着实替宁德时代捉急,也暗暗担忧。当然,笔者也非常期待并乐见宁德时代能够早日行动,真正地“以正视听”。

  有人说,宁德时代针刺试验验证的是三元锂电池,相对于比亚迪的刀片电池,显然“吃亏”。因为业内众所周知,三元锂电池本身的安全属性是要比磷酸铁锂电池天然弱一些的,要么保高续航,要么保安全,这是一个无法两全其美的行业难题。正因为两种电池技术路线各有优劣,所以,目前,无论是宁德时代还是比亚迪,均是两种技术路线的产品并行。

  但笔者认为,安全无小事,也绝不允许打任何折扣。马厩失火,孔子“问人不问马”。而无论是一个人还是多个人,都是鲜活的生命,都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和一视同仁地认真对待。此次事件把动力电池测试摆上台面,争论的焦点其实在于如何让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电池更安全,如何让验证手段更科学合理,如何让国标可以真正地护佑公众的平安出行。

  《明朝那些事儿》中有句名言:“垄断必然造成行业的退化和官僚化。”如果这场针刺试验引发的“对战”,让某些“巨头”能够“红红脸、出出汗”,那也是极好的,总强过未来不知什么时候让消费者“流血又流泪”。

  有人说,宁德时代“吃亏”在“猪一样”的企业公关团队上。其实不尽然。“巨头”思维左右下的“巨婴”,很难行稳致远。

  还有人说,宁德时代“吃亏”在总是用工程师思维来应对,自己给自己“揽事”。但笔者认为,真正的工程师思维是不断发现问题,不断攻克技术难题,从善如流、从善如登,从而为全社会的更美好助一臂之力。

  更有人说,我们应该一致对外,特别是面对国外电池巨头的虎视眈眈,不能自乱阵脚、“窝里斗”。但笔者认为,安全无国界,不论全球市场份额如何变化,都不能成为国标降低的理由。相反,国标必须更严苛,这样才能真正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才是真正在践行“人民至上”。

  真相总会水落石出,真理自会越辩越明,而伴随珠峰再次登顶的成功,相信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珠峰之顶”,在行业的优胜劣汰和良性竞争之下,也已为时不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CCTV5直播!国足19点PK韩国大战,武磊13字摊牌,伊万输了将下课

  广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张虎:粤港澳大湾区“骨骼”更强壮,“血脉”更畅通,“根基”更坚实

  外媒评WWDC:近10年苹果最重要软件更新,能不能挽救iPhone销量

  可选工匠黑/银色魅影等,三星 Galaxy Z Fold / Flip6 配色曝光

Copyright © BOB半岛·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BOB半岛·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电话:400-533-8546 邮箱:derfloor.com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