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400-533-8546
网站导航

吞掉中国乳业近八成利润的外企巨头凭啥让伊利和蒙牛都为它打工

时间:2024-08-24 11:27:56 点击次数:

  乳制品行业凭借其健康属性,拥有着最广泛的消费者群体。而这其中,蒙牛和伊利作为中国乳业的双寡头,稳坐中国乳业企业排行榜 top 2 席位。然而,有这样一家企业却把控着蒙牛与伊利的“命脉”,虽然未养一头牛,却吞掉了中国乳品企业75%的利润,它就是

  早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瑞典人的鲁宾·劳辛发现了人们对于便利性极高的包装食品的需求,于1929年设立了首家专业包装工厂。二战期间,鲁宾·劳辛洞悉了牛奶瓶装的方式限制其销量,于是号召团队研发除了一种既实用且可用完即丢的牛奶包装盒,这种包装后来在乳品制造业产生重大改革,为消费者带来安全及容易携带的包装。

  利乐公司的出现,将整个牛奶行业从玻璃瓶中解救出来。技术创新的威力,利乐凭借一己之力,推动了整个液体消费品行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从1952年,第一个制造四角型包装盒的利乐包机器正式投入生产行列,直到今天,利乐公司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成为了世界唯一可全方位提供食品包装、制程及分销系统的供应商。

  利乐的定位十分清晰,它将自己定位于一个食品行业的积极参与者,通过提供食品加工与包装的完整解决方案,在帮助行业找到金矿的同时,利乐也顺利拿到了“卖铲子”的专属权,赚得盆满钵满。

  而中国商业化发展的滞后,也让利乐公司看到了借助时间差对中国市场进行专利封锁与降维打击、复制下一个成功的可能性。

  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牛奶市场仍处于较为原始的状态:一种是很多80后、90后儿时回忆的摇着铃铛“打奶”;一种是与当初欧洲市场的玻璃瓶装一样,在运输中极易耗损,玻璃瓶的回收与清洁也是一笔不小的成本。

  1972年,利乐公司通过参加展会的方式,得到了第一个在中国崭露头角的机会。随着中国食品工业的飞速发展,利乐的第一台灌装机于1979年在广州投产,利用这一技术生产的纸盒装菊花茶广受消费者欢迎。

  这时的伊利乳业,知识偏安于内蒙古草原的一家小型乳企,以生产低温鲜奶和奶粉为生。九十年代中期,乳业市场需求旺盛,南方乳企竞相上市,这让伊利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焦虑。

  利乐的出现,就成为了伊利进军南方市场的一剂强效助推剂。利乐公司利用自己保存新鲜乳品的先进技术,打破了跨区域销售的壁垒,成功帮助伊利从一个区域性企业变成国内乳品巨头。

  在伊利的带动之下,蒙牛也开始与利乐合作。1999年,蒙牛引入利乐生产线,而利乐也将价值千万的设备以半卖半送的形式给了蒙牛。自此,“草原双雄”雏形完备,在黄金十年的发展势头之下,逐渐形成了今天的格局。

  技术优势,是利乐最大的资本。据统计,利乐拥有超过5000项专利,同时处于申请和研发之中的专利数量也达到了近3000项。

  为了能垄断这个市场,利乐为自己的灌装机和包装材料申请了专利。事实上,利乐的包装材料技术门槛并不算高,国内企业完全有仿制的能力,但是在利乐申请专利之后,全球的企业都不能再采取相同的结构,半岛·BOB官方网站但是似乎利乐包目前依旧是常温奶包装的“最优解”,利乐包的保质时长比其他厂商多20%-30%左右,就这样利乐成了市场的垄断者。

  为了避免国内厂商“偷梁换柱”,使用别人家的包装材料,乐利耍了一个“小心机”,利乐在自己的包装材料上印上了标识密码,只有使用自的包装材料,机器才能够正常运行,一旦机器识别到了其他厂家的包装材料,就会立马停止工作。就这样,拿到利乐灌装机的厂商,会不断从利乐这里购买包装材料,这种捆绑销售的形式,让合作厂商只能从利乐这里购买材料。

  事情发展到最后,国内的牛奶厂商已经到了“没有利乐产不出牛奶的地步”,而获得垄断地位后,利乐就开始了坐地起价,包装纸的成本一度占据整合牛奶成本的40%,最后会出现一个非常诡异的局面——卖出一盒牛奶,厂家只能获得1/4的利润,但是利乐却能获得3/4的利润,真是这样一种近乎于“剥削”的利润分成下,让国内的乳业厂商苦不堪言,但又无可奈何,因为国内根本找不到可以替代的产品。

  这也导致很多人戏称“蒙牛和伊利是在给利乐打工的”,业内的说法是,容量为250毫升的饮料利乐包装成本占比会达到50%,容量为1升的饮料利乐包装的成本会占到30%,而利乐在中国控制了95%的无菌软包装市场,垄断地位可以说是不言而喻。

  面对这样的局面,有关部门并没有坐视不管,2013年国家反垄断调查局开始对利乐展开反垄断调查。最终在2016年这起案件迎来了最终的审判,有关部门认定利乐在2009-2013年间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妨碍了市场公平竞争,最终对利乐进行了6.68亿元的罚款。

  今年年初,国内资本控股的包装材料企业“新巨丰”再次对利乐进行起诉,认为其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影响行业公平竞争,要求利乐赔偿各项金额超过1亿元。

  与此同时,利乐的专利保护时间也相继到期,利乐包和利乐枕不再为利乐公司所独有,利乐能收取专利费的东西只剩下了“利乐钻”,这也就意味着国内厂商可以采用相同的结构、材料和制作工艺,这时的国内很多包装企业开始有了翻身的机会。界龙实业、普丽盛等企业逐渐进入了饮料企业的视野。相比利乐国产包装材料不仅性价比更高,而且供应更稳定,同时在质量上并没有太明显的劣势,所以很多乳制品企业开始用国产品牌产品来代替利乐。

  对于中国企业而言,利乐的技术封锁逐渐被解除,但教训却不可谓不刻骨铭心。科学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让品牌回归产品,让产品回归技术。如果核心技术一直掌握在他人手中,无论企业如何发展,都只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Copyright © BOB半岛·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BOB半岛·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电话:400-533-8546 邮箱:derfloor.com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