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锅炉、汽机、电机三大主机全面实现国产化对比,火电部分辅机的国产化相形见绌。
“60万、100万等级锅炉管材Super304、HR3C、P92和各类阀门大部分进口,汽机高中压转子、高中压内缸、主汽管、阀门等大量进口,电机转轴、护环等主要材料依赖进口。”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发电设备中心行业服务处处长孟彦辉在近日召开的推进火电部分辅机设备国产化座谈会上表示,“实际上部分辅机自主设计制造完全没有问题,只不过是在推广应用过程中遇到一些困惑。”
据了解,电站辅机的国产化一直是“卡脖子”环节,特别是炉水循环泵、四大管道(主蒸汽管道、高温再热蒸汽管道、低温再热蒸汽管道、高压给水管道)等大量依赖进口,大大增加了电力建设成本;与此同时,部分辅机已经具备了自主生产能力,但应用推广始终是薄弱环节。
刘春海是河北宏润核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端P92钢管的研发成功让他欢喜让他忧。宏润核装经过多年科研攻关,其大口径厚壁无缝P92钢管相继通过性能评定和鉴定评审,取得了国家颁发的各项许可及认证。不过P92钢管的市场应用情况不容乐观,国外企业几乎垄断了国内市场。
“经过大量进口管、国产管入厂试验,实验室高温性能试验和很多电厂多年使用情况汇总发现,国产管质量与进口管相当,在铁素体的控制方面,国产管更好。”原钢铁研究总院总工程师程世长称。
“我国炼钢质量和钢管质量不比国外差,从炼钢到制管的各工艺环节严格控制,出厂产品达到和超过标准要求,国人对国产设备的信心应加强。”刘春海说。
刘春海的境遇并非孤例。合肥晥化电机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姚崇全带领团队自主设计制造出满足亚临界、超临界和超超临界大型发电机组需要的炉水循环泵,晥化电机成为国内首家、国际第三家能够独立生产炉水循环泵的企业,但产品仍难实现进口替代。
炉水循环泵使用在30万-120万千瓦火电机组锅炉中,为锅炉高温高压炉水提供流动压头,保证锅炉水循环,是电站锅炉关键配套辅机。“国内目前使用的炉水循环泵有近1200台左右,基本被国外垄断,电厂对国产炉水循环泵接受度不高,依赖进口的状况仍未改变。”姚崇全感叹道。
据了解,早期进口炉水循环泵单台价格在1000多万元,质保期仅为1年,一旦发生故障,维修价格在100万-300万元,维修周期3-10个月,进口设备价格高、质量不稳定、交货周期长和售后服务差,增加了发电厂的运行成本,影响了正常发电。
对于采购国产辅机设备,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陈冀平认为,应该遵循一定的程序。首先材料出来以后要用数据说话,其次政府和协会要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材料、新技术大力支持推介。
“政府对新产品多给予政策支持,协会多给予技术支持,制造厂和发电企业更多联合,才能更容易推广国产设备。”陈冀平说。
华北电力大学教授徐鸿认为,国内很多材料制造、管道制造的企业很少找大学,反而国外的公司进来,会在产品投用之前找高校做试验,把试验数据交给用户。“国产设备关键还是要把科研的力量用上,把一些基础数据做出来。”
据了解,由于进口设备具备丰富的运行业绩,电厂在采购时比较放心,而缺乏运行业绩和数据支撑是国产设备推广应用的软肋所在。特别是四大管道这类辅助设备,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就会酿成安全生产事故,因此用户在采购时谨小慎微。
“如果买国产的四大管道,电厂可能有安全上的压力,但买进口货可能就没有这种压力。”华能国际生产部技改处处长李晓峰道出了多数用户的心结。
“集团层面这几年一直在推辅机国产化,要求大家买国产的,所以我们也希望国家能源局有一些政策,支持电厂搞辅机国产化的工作。”李晓峰说。
长期以来,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一直存在“重主机、轻配套”的惯性思维,半岛·BOB官方网站重大装备关键材料、核心部件等基础产业自主化水平、国产化程度远落后于主机。
“三大主机是政府主导、顶层设计,主机国产化进展顺利,但辅机设备是市场主导,没有到政府推动的层面。而且辅机设备的研制大多数是民营企业,央企、国企干这个的很少。对于民企来讲,推进这项工作是很难的。”中国电力设备管理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刘斯颉分析称。
不过,从近期发布的政策看,政府已经着手行动。国家发改委、能源局近日下发的《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已经明确,到2020年,能源技术装备、关键部件及材料对外依存度显著降低。
国家能源局电力司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当前火电建设示范项目有两个方向,一个是更高参数的火电机组建设,一个是全面国产化的火电站建设。“在下一步煤电基地配套煤电项目的建设过程中,要全力支持国产化,特别是四大管道和关键泵阀。”
在刘斯颉看来,从设备投资的角度看,主机和辅机的投资大概各占一半。“中国电力设备管理协会已就火电辅机设备国产化问题向国家能源局科技装备司反馈了,辅机设备要摆在跟三大主机同等重要的位置。”
“国家能源局科技装备司已经明确,要把常规火电国产辅机设备梳理一遍,从政府的层面抓辅机设备的自主化、国产化。”刘斯颉透露。(胡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