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安全柜(Biological Safety Cabin,BSC)是一类国际上主流使用的,为操作人员提供生物安全防护屏障的基础性设备。在病例筛查、样本试剂测试过程中,生物安全柜是实验室的必需品。
此次疫情防控期间,所有病例的测试实验、病毒的检测与分离,均必须在生物安全柜内操作,因此,生物安全柜也成了各大医院、疾控中心战“疫”的前沿阵地。在防疫的巨大需求驱动下,生物安全柜市场也出现了短期爆发,并成为了生物安全柜厂商上市的重要契机。
智通财经APP了解到,11月18日,益世科生物向港交所递表申请主板上市,摩根大通、B of ASecurities、Jefferies为其联席保荐人。
据智通财经APP了解,益世科生物是一家全球领先的生命科学、制药及生物加工工具供应商,总部设于新加坡,bob半岛在线登录旨在开发、发现及商业化技术驱动生命科学、制药及生物加工工具。
公司为亚洲、北美洲及欧洲的全球客户群提供全面的产品线及服务,生物安全柜是其最为核心的收入来源。数据显示,按2021年的总收益计,益世科生物是全球第二大生物安全柜供应商及第三大延时培养箱供应商。
虽然冠以“全球第二”的响亮名号,但实际上生物安全柜在全球的市场空间较为有限。
在招股书中,益世科生物提到其所处的广义上的全球生命科学、制药及生物加工工具市场规模按销售收益计量,已由2016年的1000亿美元增加至2021年的1626亿美元,并预计在2030年达到3214亿美元。
虽然如此,但公司所处的生物安全柜细分市场却显得有点“小巧”。数据显示,全球生物安全柜市场规模按销售收益计已由2016年 的3.82亿美元增加至2021年的6.4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6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1.0%;预计市场规模将在2030年达致15.7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13亿元),复合年增长率分别为11.2%及9.6%。其中中国市场规模预计在2030年达到4.62亿美元。
然而,在这个2021年全球尚不足50亿元人民币规模的市场,益世科生物也非其中的执牛耳者。从竞争格局来看,益世科生物目前在全球生物安全柜市场排名第二,市场份额约为9.4%;在中国生物安全柜市场排名第四,市场份额约为11.9%。在全球市场,益世科生物的竞争对手主要是美国Baker,而在国内则是海尔生物、苏净安泰等。
以海尔生物为例,实际上这家公司与益世科生物还是不一样,海尔生物并非专注于生物安全柜,而是涉足多元化的生物医疗领域,生物安全柜只是其业务的一部分。
正如,益世科生物在其招股书中提到,“疫情”是其近年来业绩增长不可或缺的原因。这一点也可以从海尔生物的2020年年报中得到验证。
智通财经APP了解到,海尔生物生物安全产品及场景方案在2020年实现爆发增长,其中生物安全柜实现收入1.43亿元,同比增长163.20%,而二氧化碳培养箱收入则同比增长486.38%。不难看到,正是疫情的推动,让生物医疗设备领域的企业在近三年业绩高速增长,由此获益的益世科生物显然不会错过这个良好的上市窗口期。
从益世科生物披露的财务数据,投资者不难看出“疫情红利”对于一家生物安全柜生产厂商的推动作用。
智通财经APP了解到,2019年、2020年及2021年,益世科生物来自持续经营的收入分别为1.17亿新元、1.55亿新元及1.71亿新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1.1%;来自持续经营的利润(净利润)则分别为1604.3万新元、2428万新元及4658.2万新元,复合年增长率为70.4%。
另外,报告期内,益世科生物的毛利率分别为54.8%、59.5%、56.3%和53.2%。除了2020年公司毛利率接近60%以外,其余年份公司毛利率基本在55%附近上下浮动。从收入和盈利水平可以很明显看出疫情带来的生物安全柜市场需求对于公司业绩的推动作用。
但显然这种增长难以持续。这一点,在2022年同业生物安全领域公司的季度财报上已经有了明显体现。以中科美菱为例,作为一家生物医疗低温存储设备经营厂商,其在去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了429.73%,然而今年一季度,营收涨幅只有4.11%,涨势戛然而止。
益世科生物亦是如此。疫情推动力下降在2022年上半年业绩中体现明显。与上年同期相比,益世科生物今年上半年收入仅增长了4.3%,而核心收入来源的生命科学实验室设备(以生物安全柜为主)的业务收入增长为7%,较上年同期的8.8%出现下滑。
而在费用端,销售费用和行政费用为其运营费用中主要部分。2019年和2020年,公司销售费用和行政费用合计占公司当期总营收比重分别为35.1%和30.8%。
这个时间段公司费用端营收占比的下滑,从侧面反映出市场需求增大对公司业绩的驱动力。但在2021年,公司加大了营销规模,销售费用和行政费用合计占公司当期总营收比重却不降反升至37.1%,说明公司当期收入端的增速并未赶上费用端的增速,或在一定程度反映了公司面临的市场扩展瓶颈。
此外从研发角度来看,益世科生物难以称得上一家“高科技”企业,近3年公司研发开支占当期营收比重分别仅为1.6%、0.9%和1.9%。并且其中研发人员薪酬开支占公司研发开支比重逐年上升,并在2021年超过50%,截至今年上半年,公司研发人员薪酬开支占公司研发开支比重达到67.9%。
益世科生物的公司“福利待遇好”还体现在其IPO前的“掏空式分红”上。数据显示,2019及2020年益世科生物分别向股东派发股息491万新元及3199.1万新元,总额超出了公司同期净利润。今年上半年则两次向股东派发股息分红合计1320.8万新元,分红比例超过50%。
不过面向资本市场,益世科生物更大考量或在于估值重塑。按照一贯认知,主营生物安全柜的益世科生物显然属于硬件制造中的医疗器械。而通过测算产品的终极市场空间,投资者将很容易倒推出潜在的增长速度和营收、利润规模。并且从上文提到的市场空间来看,公司后续线性增长规模有限。
虽然基于马太效应,生物安全柜市场份额有望向头部企业集中,从而进一步稳固益世科生物的市场低位。但在硬币的另一面,这又说明其向上拔高的难度会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要想维持业绩长青,益世科生物或许只能靠行业扩容带着走。